歐盟在能源荒之后的政策調整已經開始,且方向初見端倪。近期,歐盟將核電和天然氣納入可持續融資類別的做法就是信號。關于核電歐盟內部一直有支持核和去核的觀點之爭,從過去幾年的表現看,似乎棄核派的聲音占了上風。其中,核電大國法國計劃逐步削減其核電數量就是上風觀點的體現。如今情況出現了突變,核電的機會似乎一下子多了起來。歐盟委員
歐盟在能源荒之后的政策調整已經開始,且方向初見端倪。近期,歐盟將核電和天然氣納入可持續融資類別的做法就是信號。關于核電歐盟內部一直有支持核和去核的觀點之爭,從過去幾年的表現看,似乎棄核派的聲音占了上風。其中,核電大國法國計劃逐步削減其核電數量就是上風觀點的體現。
如今情況出現了突變,核電的機會似乎一下子多了起來。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某些情況下,核電、天然氣應該被視為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過渡能源。充足的核電供應可以實現低廉的制氫成本,“黃氫”可以在氫能經濟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當然,歐盟針對核電的發展并非沒有條件,而是要求新建核電項目必須有安全處置放射性核廢料的計劃、資金和地點,且核電站符合對環境沒有重大危害標準。但這些規定,究其實質只不過是對之前核電管理措施的刷新。關于核電的發展,各個國家對其產生污染的預防一直是相當嚴格的。
天然氣短缺,這次讓歐盟吃盡了苦頭。歐盟近期的政策調整,對天然氣也是特別的關照。歐盟對天然氣的定位是替代煤炭,重點集中在電力領域。而之前歐盟對煤電的替代重點,是寄希望于綠色可再生能源的。當去年極端天氣發生導致可再生能源系統出工不出力時,歐盟不得不重新回頭,依靠天然氣和煤炭來應急。對于天然氣發電,和電一樣,歐盟提出了新要求,具體是新建天然氣發電項目其碳排放強度必須低于270克/千瓦時,同時須在2030年底前獲得許可。若深究細窺這一規定,其實也具有刷新的特點。
美國一直是核能開發利用大國,核電在其電力供應中占據較高的比例。盡管有上世紀70年代的三英里島核泄漏事件,但美國整個國家對核電的態度始終比較包容。這一點美國與歐洲有顯著的不同。而天然氣對美國而言更為重要。頁巖革命之后,天然氣在美國一次能源中的地位快速提升。2021年的能源荒中美國和歐盟一樣,也未能幸免。能源荒導致美國的煤價、氣價乃至鈾價出現了大幅上升。能源荒之后,美國的政策調整和歐盟的基本邏輯是一致的。近期美國的能源政策對年初的新政已經有所糾偏,支持油氣勘探開發的力度顯著加大。美國天然氣資源潛力巨大,頁巖革命有延續和發展的資源基礎,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替代煤電應該會長期持續下去。至于美國的核電,依然有充足的發展空間。美國眾議院氣候危機專門委員會2020年時發布報告,提出到2050年在美國范圍內實現全經濟凈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其中,《氣候危機行動計劃》包括支持保持現有核電站的運轉和呼吁國會支持先進核技術的發展。此次美國出現能源短缺之后,核電的發展趨勢不會被削弱,甚至會加強。
碳中和的方向無疑是正確的,符合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只是路徑方面需要做出艱苦的探索。過去一年,全球能源供應已出現諸多的不適應不和諧?刂茰厥覛怏w排放的關鍵路徑,在于能源結構的調整與能效的提升。通過能效提升控制能源總量消費,通過結構調整與技術進步控制碳排放,是各國長期努力的方向。在推動碳中和問題上,不可過分強調新能源對化石能源的取代,需要因地制宜、穩步推進。能源是人類社會運行的動力之源,任何國家的經濟社會要平穩運行,首先要求能源供應要做到穩定,在供應穩定的基礎上追求綠色低碳。
客觀評價歐美最新的能源政策調整,應該說是腳踏實地的務實之舉。近期,美國能源部官宣2021年能源的發展成就,其致力于清潔能源技術突破主旋律之下就有大力發展CCUS技術以支撐化石能源在碳減排方面“脫困”的目的在其中。
作者: 來源:中國石油石化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