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電力市場累計交易電量突破6450億千瓦時大關,成為昆明電力交易中心發展歷程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昆明電力交易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來,先行先試,在全國率先搭建功能全面、規范高效的交易平臺,建立較為完善的交易機制,打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電力體制改革“云南模式”。自2014年6月汛期富余水電市場化交易啟動運行至今,云
近日,云南電力市場累計交易電量突破6450億千瓦時大關,成為昆明電力交易中心發展歷程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昆明電力交易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來,先行先試,在全國率先搭建功能全面、規范高效的交易平臺,建立較為完善的交易機制,打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電力體制改革“云南模式”。
自2014年6月汛期富余水電市場化交易啟動運行至今,云南電力市場已經連續平穩運行90個月,累計交易電量6457億千瓦時,注冊電力用戶超過18萬戶,省內市場化率超過70%,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開展市場化交易最早、運行時間最長、市場化程度最高、運行最為平穩的電力市場之一。
“來淘電”歡迎“貨比三家”
“‘來淘電’就是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將電能還原‘商品’屬性的一個重要縮影。通過搭建零售市場化交易平臺,前臺實現平臺化、商城化模式運作,后臺整合電網、電廠、售電公司等整個電力系統資源,打造權威、可信、安全、規范、真實、可靠的‘電力生態圈’,讓廣大中小微企業用戶不僅能用上電,還能用上可靠電、便宜電。”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市場運營總監張茂林表示,2020年10月,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創新將電商與電力交易融合,在全國率先推出電力新零售交易平臺“來淘電”,實現高效“一站式”零售交易平臺服務。這不僅是落實國家電力體制改革關于放開零售端、打通改革落實到普通用戶“最后一公里”的具體舉措,也是讓中小微企業、普通百姓方便快捷地進入市場購電,充分享受“電改”紅利的有效抓手。
“‘來淘電’平臺上的售電公司和電價套餐信息全面規范公開,用電企業不但可以‘貨比三家’淘寶式買電,還可以通過平臺與售電公司協商定制電價套餐和服務,極大滿足個性化差異化電力交易需求。”云南杰沃售電公司總經理韋杰元表示,像淘寶一樣買電,“來淘電”為海量經營性用戶、小微用戶進入市場提供了技術和運營上的保障,規范電力零售市場的運行和監管,為電力市場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提供了實踐樣板。
“計劃+市場”助推“綠電交易”
充分利用云南水電富余“窗口期”,積極發揮南方電網大平臺優勢。“十三五”期間,昆明電力交易中心通過“計劃+市場”模式在全國率先通過市場化交易機制消納富余電量,使困擾云南的棄水問題得到解決。2016年以來,云南省綠色能源發電量16923億千瓦時,占比超過90%,綠色能源優勢突出。2021年上半年,云南風電利用小時數達1664小時,遠超全國1212小時,位居全國第一。
五年來,云南西電東送迎來“黃金期”,在“計劃+市場”的省間市場模式下,綠色能源在更大區域發揮作用,云南外送的清潔水電占廣東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由2014年的16.7%逐年增長至2021年的21%,累計減少東部地區標煤消耗約2.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7億噸。
據了解,為深層次挖掘云南綠色能源價值,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綠色用電信息溯源、計算和自動上鏈存證。2021年4月開具出全國首張“綠色用電憑證”。截至目前,已經為95個電力企業開具“綠色用電憑證”。
改革“紅利”實現多方共贏
“2018年,云南率先全面開放經營性電力用戶參與市場交易;2021年云南全省98%以上的大工業和40%以上的一般工商業用戶參與市場化,市場主體注冊數量超過18萬戶,是5年前的44倍。”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相關專家表示,隨著云南電力市場運營的不斷成熟穩定,電力的商品屬性得以還原,成交價格準確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
據了解,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年交易電量規模由2014年的178億千瓦時增加至2021年的1490億千瓦時,增長8.4倍,交易電量占云南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超過70%,連續6年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市場主體數量快速增長,各方積極主動關注和參與云南電力市場,實現多方共贏,共享改革“紅利”。
另外,昆明電力交易中心通過火電長期備用補償等市場機制,有效促進富余水電得到消納、火電生存困難得到緩解,全省電力工業主要矛盾明顯緩解,行業整體效率不斷提升。截至2021年12月,累計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超600億元,電力成為除稅費外降成本的最大貢獻者。
電力成本的下降,對以基礎原材料加工為主的云南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近年來,云南依托資源優勢,加速布局打造水電鋁、水電硅材一體化產業鏈,電力已成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產業。
作者:李文華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