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寧夏低碳能源與材料研討會在銀川召開。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優得新能源等行業專家通過線下線上方式,與區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圍繞新能源及材料產業的大數據、智能電網、儲能技術、能源材料等方向開展交流。此次會議由自治區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銀川市科技局等單位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寧夏大學、中
7月30日,寧夏低碳能源與材料研討會在銀川召開。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優得新能源等行業專家通過線下線上方式,與區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圍繞新能源及材料產業的大數據、智能電網、儲能技術、能源材料等方向開展交流。
此次會議由自治區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銀川市科技局等單位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寧夏大學、中國(銀川)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承辦,旨在準確科學把握國內外清潔低碳能源產業發展趨勢,促進寧夏地區低碳能源及相關材料產業發展,切實保障并推動中央支寧項目順利落地實施。
在研討會上,天津大學教授鄧意達、上海大學教授錢權、四川大學教授何川(線上)分別就電/氫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材料大數據挖掘及工業化應用、雙碳背景下的城市低碳發展做了報告。會議還就雙碳時代的能源互聯網路徑、低碳能源與新材料等議題進行了探討交流。
據悉,自2012年被確定為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以來,寧夏聚焦光伏、風電、水電、氫能、儲能等重點領域,積極打造新能源項目“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發展樣板。預計到今年底,寧夏新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2640萬千瓦,其中風電1400萬千瓦,光伏裝機1200萬千瓦。每天發綠色電力約1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位。
當日,寧夏新材料研發云平臺發布。
作者: 倪金鳳 來源:寧夏新聞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