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由于松下電器的產 能大量被轉移,包括藤澤工廠在內的 一些老廠址被廢棄。在寸土寸金的日 本,如何利用這些廢棄的地盤?當時 曾有雇員提出,與其按慣例賣掉,不 如把它利用起來作為企業的發展用 地。
但發展什么呢?2007年,當這座工廠面臨搬遷時,正值日本新能源技術突破之際,實驗室層面的研發已經 不能滿足技術發展的需求,日本希望 尋找更大的空間將技術落地。于是, 藤澤市便同松下電器商議,將這片土 地建成綠色智能社區,為新能源技術打造一個應用空間。
圍繞這個面向未來的目標,智慧 城開始設計城市空間布局、基礎設施 和服務模式,保證上述設計都能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既統一、又獨立”的能源系統就是智慧城的一大亮點
藤澤智慧城全部采用可視化系統,住戶可以通過接入社區網絡的智慧電視以及社區的App看到各類信息,其中包括自家能耗情況。
所謂獨立,是指這里的獨立式建筑都配備了光伏板,每棟建筑上的光 伏裝機容量為2.5千瓦左右,正常情況下可以滿足一戶的日常生活需要。考 慮到日本地震等災害多發,智慧城為 住戶家安裝了大型蓄電池。平時,太陽能轉化成的電能會部分儲存在蓄電 池中,一旦因自然災害或其它原因無 法發電,蓄電池能為住戶提供3天所需 的基本電量。
所謂統一,是每戶人家連接著城 市的智能電網,大電網會根據每個住 戶的實時需要供電。如果出現用不完 的多余電量,住戶則可將其賣給電力 公司,在光伏發電不足時,住戶也能 隨時從電力公司購電。
除了配備光伏板和蓄電池,藤澤智慧城還提出“綠色的交通運輸和出 行方式”。人們在這里只能使用電動 汽車、自行車和共享私家車,以減少 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藤澤智慧城還為居民設計了節能 系統。除了住宅預設好的節水馬桶等 常規裝置,節能系統還包括一個能源可視化系統。住戶可隨時通過接入社 區網絡的智慧電視或社區App,看到自家能源消耗情況。此外,可視化 系統會接入中央控制系統,系統每月 將住戶用電情況生成報表,反饋給住 戶。一起反饋的還有一份《生態生活 建議報告》,以指導他們合理用能。
在完成設計后,松下電器聯合三 井不動產集團、東京燃氣公司等17家 日本企業,建設了600棟智能房屋和 400棟智能公寓,設計標準為600戶家 庭(約3000位居民)。
樣板間成為好家園
從2014年開始,居民陸續入住藤 澤智慧城。但作為未來新型城市的樣 板,智慧城的游客數量遠遠超過預定 的住戶人數。開放以來,這里已經接 待了30000多位來訪者,其中1/4來自 全球50多個國家。
在小鎮管理中心,有20多位工作人員負責回答住戶和來訪者的各種咨 詢,并負責管理日常事項。在管理中 心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采集自各家 各戶的能源使用數據。工作人員對其 中的碳排放量最為驕傲,因為智慧城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比20世紀90年代末下降了75%。 這項成績的背后,除了源于智慧 城對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的有效利用,還 與公共建筑的節能措施密切相關。在這 里,街道和房屋的布局有利于自然風的 流動,人們可以借助附近海上來的清涼空氣降溫。同時,街燈都安裝了感應 器,無人經過時,街燈進入節能照明狀 態,當檢測到有行人經過時,街燈則會 自動增加照明亮度。除此之外,建筑均 安裝了節水裝置和雨水接收裝置,可以節省用水30%。
工作人員說,他們希望總結藤澤 智慧城的經驗,打造出一個符合可持 續發展理念的城鎮模型。這個模型的 的關鍵詞將包括社區、能源、安全和 健康。
而上述四點,都已經通過技術 手段在藤澤智慧城一一落地。
對于能源,足夠的太陽能、儲 能和能效管理系統,讓智慧城的能耗 實現了最大限度的減少;
對于安全, 這里建立了新型的社區安全保障—— 虛擬圍墻,利用高科技的局域聯網和 監控報警裝置及時向全體居民報警盜 竊、侵害等犯罪案件,以及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
對于健康,這里擁有社 區綜合保健中心,可實行全天候全自 動的健康檢測和疾病護理,對少兒和 老人等特殊人群,照看和保健則更加 細致;
對于社區,這里有一個人人可 參與的社區生活網,居民們可以通過 智能手機隨時了解社區變化,發表意 見、參與管理。此外,社區居民高度 自治也是智慧城的特點。
目前,松下電器和相關機構正計 劃推廣藤澤模式,在橫濱市和大阪市 建設兩座新的智慧城。宏偉的計劃能 否落地,還將考驗建設者的智慧。一 直有人認為,由于成本高昂,智慧城 模式很難復制。
從藤澤智慧城各家門 口停放的私家車就能看出,這里的居 民多是中高收入階層。不算地價,一 個130平方米的獨立住房的造價為50萬 美元左右,這要比附近普通的住房造 價高出15%。所以說,復制綠色城鎮 的模式不是那么簡單,畢竟,要讓烏 托邦成為好家園,好技術很重要,好 模式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