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浙江海寧尖山“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和“綠色低碳工業園建設示范區”掛牌成立。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后,我國首個建立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也是浙江省內響應“3060”號召設立的首個“綠色低碳工業園”。先試
3月31日,浙江海寧尖山“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和“綠色低碳工業園建設示范區”掛牌成立。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后,我國首個建立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也是浙江省內響應“3060”號召設立的首個“綠色低碳工業園”。
先試先行探路綠色低碳發展
尖山新區位于海寧東南端、杭州灣錢塘江北岸,是全國百強縣——海寧的主要經濟引擎,2020年實現總產值404.17億元。預計到“十四五”末,工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
“在尖山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具有先發優勢!焙幑╇姽緢绦卸聫埡4航榻B。在本地電源側,尖山新區分布式光伏等本地電源從無到有,從有到多,截至目前共有企業光伏電站97座。在電網側,近年來尖山電網飛速發展,網架結構不斷優化,智能化水平迅速提高。在負荷側,尖山新區以工業為主,有規上企業150家總產值超400億元。在儲能方面,尖山率先試點,擁有一座0.1萬千瓦/0.2萬千瓦時的大型儲能電站。截至2020年底,尖山新區新能源裝機容量31.44萬千瓦,人均光伏容量9.7千瓦,超過浙江省人均40倍以上。
2020年全年尖山本地新能源發電量5億多千瓦時,占地區全社會用電量比例超過30%。按照每月用電200千瓦時計算,足夠20多萬戶家庭使用一年,相當于一個中等縣城的居民年用電量,而且都是清潔能源,折合年節約煤炭20多萬噸,對環境少排放二氧化碳近50萬噸。
在“需求+市場”的雙重促動下,尖山新區充分發揮優勢,不僅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更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
政企聯動打造海寧示范樣本
3月19日,海寧市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結合清潔能源消納工作,建立健全一體化協調控制模式,提升能源數字化建設水平,加快形成源網荷儲協調發展、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的新格局,海寧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個從政策層面進行響應的縣市。
“成立‘綠色低碳工業園建設示范區’既是對國家號召的迅速響應,也是尖山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尖山新區黨委副書記夏孫祥說,尖山新區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充分發揮在新能源方面的優勢,實現能源和經濟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海寧找準方向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尖山形成了以光伏為代表的較為完善的新能源產業鏈,“在尖山新區,以分布式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在整個能源體系中的作用正在由‘替補’轉向‘主力’!睆埡4航榻B說。
未來幾年,海寧供電公司將圍繞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這條主線,豐富尖山首域示范項目,通過以能源革命先行地為指引打造“綠色低碳尖山示范區”,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指引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這兩個著力點,構建綠色低碳新體系,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3060”目標實現。(陳俊華 張晨 吳亦冰)
作者: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