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全球前十的光伏組件企業——東方日升,因預告2020年業績大降引發業內熱議。2021年1月29日晚,東方日升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億元~2.4億元,同比下降75.35%~83.5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1.4億元~-0.6億元。《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由于東方日升
排名全球前十的光伏組件企業——東方日升,因預告2020年業績大降引發業內熱議。
2021年1月29日晚,東方日升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億元~2.4億元,同比下降75.35%~83.5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1.4億元~-0.6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由于東方日升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8億元。這意味著,其第四季度虧損可能多達4.88億元。同時,東方日升2020年預計的業績相比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差距達約50倍、相比天合光能差距約7倍。
對于業績下降的原因,東方日升在公告中提到,公司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產量增加、相關光伏產品實現的銷售收入同比增加,但由于受組件上游主要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及組件銷售價格下降的雙重影響,光伏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其次,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影響,公司外幣貨幣性項目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同比增加。此外,2020年非經常性損益對東方日升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3億元,同比有所增加。
1月31日,東方日升一位高管向記者坦言:“因為公司電池片產能遠低于組件產能,為保組件出貨,犧牲了利潤。
而且,相較于犧牲利潤,客戶的流失對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更大。針對我們的短板,我們已經在有意識地加強,對2021年還是有信心的。”盡管如此,東方日升仍無法回避來自頭部組件企業對市場份額的擠壓現實。
自2010年9月登陸創業板以來,東方日升主營業務為電池組件、光伏電站、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太陽能燈具及LED照明產品等。其中,電池組件業務占比達八成以上。
第三方機構PV InfoLink最新發布的全球光伏組件出貨排名數據顯示,2020年東方日升位居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和韓華Q-Cells之后,排名第七,出貨名次未發生變化。
不過,PV InfoLink分析認為,全球前十光伏組件企業總計約114.1GW的組件出貨量,占據2020年140GW總需求的81.5%。其中,前五名企業的出貨量增長尤其明顯,相比2019年都有超過三成的增長,顯示出大者恒大、汰弱留強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垂直一體化(硅片-電池-組件)漸成趨勢,東方日升的組件業務還將進一步承壓。過去的2020年,隨著光伏市場競爭格局高度集中化,疊加2020年光伏原輔材料等供需矛盾的激化,以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和晶科能源為代表的頭部組件企業開始紛紛加碼垂直一體化產能,補齊短板。
相比之下,東方日升并沒有硅片業務,且其電池和組件的規模、成本競爭力仍有一定差距。記者采訪了解到,2020年東方日升電池和組件產能分別為7GW和13GW,到2021年兩者產能分別20GW和28GW。
晶澳科技高級副總裁、教授黃新明在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上曾表示,未來1~2年,光伏電池和組件企業將完成新一輪洗牌。而垂直一體化模式具有較好的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能力。
在組件業務承壓的同時,東方日升在多晶硅和太陽能封裝膠膜業務板塊的動作則尤其值得關注。
作者:張英英 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