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新辦官網獲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文共包括八個部分,分別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進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應對全球人道主義挑戰、支持發展中國
從國新辦官網獲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文共包括八個部分,分別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進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應對全球人道主義挑戰、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三方合作、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展望。
白皮書說,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規模穩步增長,并更多向亞洲、非洲地區最不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傾斜。
其中,能源國際合作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提高能源可及性。根據有關國家能源資源稟賦,積極發展水電、太陽能、風電、核電、地熱等電力產業,并支持建設輸變電和配電網等項目。
援古巴太陽能電站項目總裝機規模為9兆瓦,每年向電網輸送1285萬千瓦時清潔能源電力,有效填補了當地電力缺口。中國支持的吉爾吉斯斯坦南部電網改造項目、塔吉克斯坦直屬中央區500千伏輸變電項目、老撾塔棉至拉騷230千伏輸變電線路、贊比亞卡里巴北—凱富埃西輸變電等項目實現了有關國家內部電網連接,對于促進能源獨立和工業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展清潔能源。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支持,幫助有關發展中國家建設了一批清潔能源項目。
在加蓬等國開展的清潔能源示范項目,幫助其增加電力供應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中國支持的肯尼亞加里薩光伏發電站年均發電量超過7600萬千瓦時,每年幫助減少6?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援斐濟小水電站為當地提供清潔、穩定、價格低廉的能源,每年為斐濟節省約600萬元人民幣的柴油進口,助力斐濟實現“2025年前可再生能源占比90%”的目標。
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積極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島嶼國家、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2015年宣布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十百千”項目,截至目前已與34個國家開展了合作項目。幫助老撾、埃塞俄比亞等國編制環境保護、清潔能源等領域發展規劃,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向緬甸等國贈送太陽能戶用發電系統和清潔爐灶,既降低碳排放又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贈埃塞俄比亞微小衛星成功發射,幫助其提升氣候災害預警監測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2013年至2018年,舉辦200余期氣候變化和生態環保主題研修項目,并在學歷學位項目中設置了環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等專業,為有關國家培訓5000余名人員。
白皮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造成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重大挑戰,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任重道遠。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以正確義利觀為價值導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為全球發展注入中國力量。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