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正式投運。來自張北壩上草原的綠色電能落地北京,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
該工程每年可輸送14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可全面滿足北京及張家口地區26個冬奧會場館用電需求,每年節約標準煤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
2015年7月,張家口市獲批設立首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以引領可再生能源創新發展、推動能源革命、促進經濟落后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發展規劃提出建設“低碳奧運專區”,實現奧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賽場用電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張北有“風的故鄉、光的海洋”之稱,富集優質可再生能源資源,距北京負荷中心僅200~350千米,適合風、光等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電網是連接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樞紐,可將太陽能、風能轉化的清潔“綠電”輸送至負荷中心。然而風起風止、日升日落,新能源發電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顯著,大規模并網消納是世界性難題。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可控能力強、功率調節速度快、運行方式靈活,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金鑰匙”。
張北柔直工程于2017年12月獲得核準,次年2月開工建設。工程立足自主研發,攻克了柔直組網、大容量新能源孤島并網等關鍵技術難題,創造12項世界第一,新建張北、康保、豐寧、北京4個換流站及±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666千米,將張北新能源基地、豐寧儲能電源與北京負荷中心相連,是世界首個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工程。
“張家口地區輸送的綠色清潔電能并入北京電網,通過北京冬奧會相關配套電力設施進入冬奧場館和北京市的千家萬戶。”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四級調研員程煥文介紹,“這項工程對于京冀兩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非常顯著!
張北柔直工程總投資125億元,配套建設630萬千瓦風電、光伏發電電源,拉動投資600億元。今年2月,作為國家電網公司首批復工的重點項目之一,張北柔直工程如期復工,帶動上下游企業加速復工復產、工人返崗就業。
“項目部派車把我們接到工地,到現場開了工,我心里就踏實了!眮碜运拇ǖ囊淮卧O備安裝工李有剛說,復工后他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資。
張北縣是河北省貧困人口最為集中的縣區之一,今年2月底剛剛脫貧摘帽。張北柔直工程可顯著提升當地新能源所發電量外送能力,涉及1110座光伏扶貧電站總容量133.9萬千瓦,惠及104896戶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