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站助力文漈村發展(楊勇/攝) “電站從正式開始運行到今天剛好發電4000千瓦時,不到兩個月就能為村里創造近4000元的收益。”昨日中午,站在海拔700多米的山頂上,永泰縣同安鎮文漈村的村支書朱良釵興奮地說。
今年文漈村計劃擴大項目,擴容電站功率,屆時年收入將達10萬元,可以改善村里困難戶
光伏發電站助力文漈村發展(楊勇/攝)
“電站從正式開始運行到今天剛好發電4000千瓦時,不到兩個月就能為村里創造近4000元的收益。”昨日中午,站在海拔700多米的山頂上,永泰縣同安鎮文漈村的村支書朱良釵興奮地說。
今年文漈村計劃擴大項目,擴容電站功率,屆時年收入將達10萬元,可以改善村里困難戶的生活,提升村里的基礎設施,鞏固脫貧成果。
充分利用優勢
開展光伏發電
文漈村距離福州市區近2個小時車程,海拔約710米,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是種植茶葉的好地方。但因長期存在零村財收入以及大多數青壯勞力的外出,直到去年底前,貧困村的帽子始終扣在文漈村的頭上。
同安鎮扶貧辦主任蔡琎告訴記者,為了改變依靠上級轉移性收入不停“輸血”的情況,去年起,同安鎮依靠上級的政策和項目,立足壯大貧困村村財,以科技扶貧的模式,將“帶不走、用不完”的財富——光伏發電項目,送到文漈村、西安村、紅陽村、洋頭村、連山村等5個貧困村。
其中,文漈村的光伏發電項目去年6月開始備案、設計,耗資近50萬元建成。昨日,在文漈村一處山頂空地上,記者看到了由6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電箱、逆變器組成的光伏電站。
據蔡琎介紹,光伏發電是利用光伏發電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不僅安全、可靠,而且綠色無污染,勞力投入較低,操作簡單,一次性投資,可長期受益,回報年限達20年。日常管護中,除了人力巡查,還可以通過APP,在手機上實時監控電站的運行情況。
“文漈村海拔較高、日照較充足、沒有高建筑物遮擋,加上村里閑置地多,項目日常管護又不需要太多勞力投入,十分適合開展光伏發電項目。”蔡琎說。
通過自身“造血”
鞏固脫貧成果
朱良釵告訴記者,上月17日并網發電至今,光伏電站發電量已達4000千瓦時,按照“全額上網”的模式,每千瓦時上網電價收入可達0.85元~0.98元(含國家補貼0.42元),創造村財收入近4000元。以光伏電站目前60千瓦的功率,預計年收入可達6萬元。
“不少村民聽到這個消息高興極了,這可是從來都沒有的好事。”朱良釵說,村里計劃在今年將電站的功率擴容到100千瓦,屆時年收入將達10萬元,完全能憑借自身“造血”的方式,鞏固脫貧成果。
據了解,2016年以來,永泰縣共在85個薄弱村和貧困村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約5108萬元,總裝機容量約5809.8千瓦,目前預計均可增加各貧困村村級收入6萬元以上。
作者:朱毓松 陳木易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zhang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