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能源石油價格屢創新高之后,越來越多的人把希望寄托到新能源產業上,而在我省,太陽能光伏產業,正成為大家寄予厚望的新興產業。
“光伏皖軍”再添新勢力
日前,皖東太陽能電池第一片正式下線。位于來安經濟開發區內的安徽超林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由此成為我省繼賽維
在傳統能源石油價格屢創新高之后,越來越多的人把希望寄托到新能源產業上,而在我省,太陽能光伏產業,正成為大家寄予厚望的新興產業。
“光伏皖軍”再添新勢力
日前,皖東太陽能電池第一片正式下線。位于來安經濟開發區內的安徽超林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由此成為我省繼賽維太陽能之后正式投產的又一家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近年來異軍突起的“光伏皖軍”再添新勢力。
多年來,我省被公認是全國光伏產業的搖籃,安徽省經濟研究院綜合所一項報告顯示,安徽發展光伏產業優勢明顯,擁有全國惟一的光伏系統研究中心――合肥工業大學光伏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其在光伏并網發電技術及裝備、高效能量轉換技術與裝置、光伏系統專用高效配套裝置、風—光—柴—蓄復合能源發電技術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此外,還有中國科技大學太陽能光熱技術研究所、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離子所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室等科研院所,整體研發實力十分突出。
近幾年,我省加大了對光伏產業的招商引資和扶持力度,積極培育了一些頗具競爭力的光伏企業。其中,合肥陽光電源的光伏發電控制逆變系統、蚌埠普樂新能源的非晶硅太陽能薄膜光伏電池技術等都已處于國內外同行業領先水平。
光伏太陽能產業是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其相關產品、技術、設備發展尤為迅速。據了解,受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多種利好政策影響,近年來省內以多晶硅為代表的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不僅涌現出了合肥、蕪湖等數個光伏產業基地,還培育出超林太陽能、陽光電源等一大批知名本土企業,“光伏皖軍”在全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版圖的領軍地位日益顯現。
作為中國領先的光伏產品制造商,超林太陽能擁有德國Centrotherm公司制造的單晶全自動生產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8.5%以上,其設備先進性和光電轉換效率均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其產品和服務涵蓋了晶體硅太陽電池、太陽電池組件的生產和并網、離網光伏應用系統的設計、銷售和安裝,產品先后取得CE、TUV、金太陽、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相關證書,遠銷歐洲、南美、中東等多個國家。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二期、三期的電池片和組件、光伏系統工程產能規劃,力爭到‘十二五’末實現電池片年生產500MW和組件年生產1000MW。光伏系統工程年安裝50MW,實現年銷售超160億元人民幣。
“光伏之都”如何打造?
就在前不久,合肥高新區國家“太陽能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又稱“金太陽示范工程”,以下簡稱“示范區”)揭牌暨一期項目建設啟動儀式在合肥市政務中心舉行。
“金太陽示范工程”是國家實施的一項旨在促進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去年12月,國家財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等聯合公布了13個全國“首批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名單,合肥高新區成功入選。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合肥高新區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近日,高新區和美國超導公司、尚德控股、常州天合、上海正泰等80家光伏企業就發展光伏產業進行了合作交流,一天電器、聯信電源、置頂信息、三川自控等高新區本土企業也積極布局進入新能源產業。目前高新區已有光伏企業20家,今年底有望實現產值20億元,預計到2012年將集聚光伏企業50家,實現產值300億元。到2015年,高新區將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伏企業群體,其中產值過百億元企業3—5家,億元以上企業20—30家,產業鏈企業總數達到10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光伏產業研發基地、生產基地、應用示范基地。
教育部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安徽省新能源首席專家張曉安告訴記者,雖說此次油價上調不是由于供求引發的,但高油價還是給大家又提了個醒——中國必須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這樣在真正遇到供求關系緊張的時候,才不至于花錢買不到能源。而目前日本的核泄漏危機,讓很多地方的核能源發展暫時受到沖擊,在多重因素下,太陽能光伏產業優勢就顯得比較明顯。
張曉安稱,對于光伏產業,我省在發展的第一波段中并沒有占得太多先機,不過現在,省、市政府都把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放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在積極出臺各種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跡象。現在,各地都通過招商引資引入許多大型光伏企業,比如合肥的賽維LDK項目等。“引進來只是第一步,政府還應該出臺更多扶持政策,扶上馬,送一程。”
之所以這樣說,張曉安坦承,因為目前很多關于光伏產業的發展政策,還需要進一步能夠細化可操作的內容,比如說財稅支持政策,或者是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并網發電支持。“發展一個新興產業,必須要動真格的。”
目前,合肥市正在加快實施總裝機容量25.9兆瓦、總投資4.82億元的國家“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分別在“一中心三基地”合肥創新平臺、賽維、格力、陽光電源等地方選擇26棟建筑屋頂安裝電池組件和逆變器,總陳列面積26.42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項目總投資2.69億元,工程裝機容量14.5兆瓦。項目全面實施后,每年可為企業提供2828.5萬kwh電量,并在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等方面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數日前,在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聞發布會后,合肥市發改委主任王厚亮透露這樣一個消息:五年后,合肥造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加在一起的發電能力,將等同于整個三峽電站的發電能力。
作者:許成寬 來源:安徽經濟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