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尤溪縣溪尾鄉建立“擔保基金+光伏發電”扶貧開發模式

2017-03-16 14:29:00 太陽能發電網
“擔保基金+”,溪尾走出脫貧新路子

文/圖 劉國軍 邱慧敏 蘇春鳳 
來源: 東南網
原標題:建立"擔保基金+"立體扶貧模式 尤溪縣溪尾鄉走出脫貧新路子

  三月驚蟄,春光燦爛,天氣逐漸回暖。

  在尤溪縣溪尾鄉中心小學,記者看到學校屋頂上密密麻麻安裝了光伏板,正源源不斷地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照亮”山鄉貧困戶們的脫貧致富路。這是溪尾鄉發展“擔保基金+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的一個光伏發電點。


溪尾鄉、村干部查看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情況。

  “目前全鄉已安裝400千瓦,2月底陸續開始并網發電了。每天的發電量、累計發電量、單價和收益,村民可以實時監控,通過手機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溪尾鄉黨委書記劉有煉點開手機介紹說。

  溪尾鄉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213人。為了讓一部分脫貧難度大、生活特別困難的貧困戶,也能真正脫貧致富,溪尾鄉經過調研摸底,去年11月決定發展“擔保基金+光伏發電”扶貧項目。鄉里專門成立了陽光扶貧開發公司,管理人員全部由鄉干部兼任,不拿一分錢報酬。貧困戶只要簽字入股,便能從中獲取最大收益。從項目招投標,與農信社、供電公司商談對接,到設備安裝、運營、管理、維護等,都由公司全程“陽光”服務,光伏發電產生的利潤100%按股權進行分配。

  貧困戶能夠參與光伏扶貧項目,得益于鄉里的扶貧擔保基金扶持帶動。2014年12月,溪尾鄉探索成立全省首個鄉級扶貧擔保基金,由市縣鄉村共同注資,專門為貧困戶提供貸款擔保,籌集發展資金,重點覆蓋產業帶動、個體創業、就學助學、就醫保障、安居搬遷、基礎設施、黨員幫帶等7個方面,逐步建立“擔保基金+”立體扶貧模式。

  在光伏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貧困戶由鄉扶貧擔保基金擔保向信用社申請小額貸款,每戶5萬元,貸款期限10年,可采取入股分紅、借資分紅形式,參與光伏發電項目開發。根據測算,入股分紅的貧困戶,每戶每年可收入1萬元,扣除還本付息,前10年每年純收益可達3000多元,10年后貸款還清,所有收益都歸貧困戶所有。目前,全鄉已有18戶貧困戶入股光伏扶貧項目,還有35戶正準備加入。

  溪尾鄉著力延伸“擔保基金+”受益面,為扶貧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如今,鄉扶貧擔保基金已籌集115萬元,可授信貸款額度達1150萬元,已累計為46戶貧困戶發放貸款199萬元。目前,通過創業和就業幫扶、合作社幫扶、產業幫扶等,已有33戶、110人實現了脫貧。

  57歲的蔡合歡曾是埔寧村眾所皆知的貧困戶,在“擔保基金+”幫扶下,去年底摘掉了貧困帽。蔡合歡身體不好,還需要照顧生重病的妻子,不適合外出就業。2015年下半年,鄉扶貧工作組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幫他通過扶貧擔保基金貸款3萬元,用于養豬、養鴨,發展養殖業,去年收入近4萬元。今年初,蔡合歡還清了3萬元的扶貧擔保貸款,又向信用社貸款5萬元入股光伏發電項目。

  “鄉里決定充分利用好扶貧擔保基金,發揮杠桿撬動作用,以“擔保基金+光伏發電”扶貧模式甩掉全鄉的貧困帽。”劉有煉說,溪尾是三明市扶貧開發攻堅重點鄉,還有3個貧困村、1個空殼村。為此,溪尾鄉計劃鄉集體融資600萬元,建設光伏裝機1000千瓦;4個村分別投入30萬元,共建設光伏裝機216千瓦;預計光伏發電投入運營后,鄉集體收入每年可實現增收100萬元,4個村集體每年分別可增收6萬元。

  眼下,溪尾鄉正全面鋪開“擔保基金+光伏發電”扶貧開發模式,計劃今年6月底前完成裝機容量1500千瓦的光伏電站建設,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跟蹤、鞏固幫扶,穩步實現所有貧困戶脫貧、全鄉摘掉貧困帽。

  采訪手記>>>

  建立脫貧長效機制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所面對的多數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任務越來越艱巨。也正因此,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

  兩年多前,尤溪縣溪尾鄉開全省之先河,成立鄉級扶貧擔保基金,并最大程度發揮其“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幫助近半貧困人口摘了貧困帽。“不能簡單地為脫貧而脫貧,還要找到持續見效的 造血 項目,讓每個貧困人口、整個村、整個鄉的錢袋鼓起來、日子好起來。”采訪中,溪尾鄉的干部表示,扶貧除了要“精”和“準”,還得“穩”。

  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推進脫貧攻堅,必須對已經進行或即將進行的工作做一個梳理,如短期見效的項目是否可持續,長期項目能否初見成效,相關產業扶貧能否取得實效等,真正做到瞄準“窮根”、施好“靶向治療”,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穩扎穩打。

  通過學習借鑒其他地方開展光伏扶貧的實踐經驗,溪尾鄉揚長避短,因地制宜推進“擔保基金+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且在解決光伏電站的建設、運維以及收益分配等問題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我們期待,溪尾鄉的“擔保基金+”立體扶貧開發模式,能夠扎扎實實助力貧困戶走出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作者:劉國軍 邱慧敏 蘇春鳳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