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0月28日文章,原題:大閘蟹幫助中國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 當她拔掉金銀花周圍的雜草時,農民楊新鳳成了全球可替代能源革命的先鋒。今年,中國即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隨著各家公司激烈競爭以確保太陽能發電站所需的大片土地,它們開始轉向一種創新解決方案: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種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8日文章,原題:大閘蟹幫助中國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
當她拔掉金銀花周圍的雜草時,農民楊新鳳成了全球可替代能源革命的先鋒。今年,中國即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隨著各家公司激烈競爭以確保太陽能發電站所需的大片土地,它們開始轉向一種創新解決方案: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種植/養殖從植物到大閘蟹等一切東西。
這能夠幫助他們繞過中國政府有關農業用地轉換的限制,并贏得當地農民支持,創造額外收入來源。里昂證券駐香港能源分析師查爾斯·永茨認為,“這很合理。這樣一來,太陽能源能有效地成為農業用地的一部分。”
在云南省西村發電站,在香港上市的中電集團正與當地農民合作,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種植可以入藥的金銀花。楊新鳳自從為收購金銀花的合同商工作以來,每月工資收入已翻了三番,達到3000元。她說:“過去,我必須要打零工才能維持生活。現在,我感到更加安穩了。”
在中國另一個地方,也在進行類似項目: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的池塘中養殖大閘蟹。中電集團的業內人士說:“太陽能電站占地面積大,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在人口居住中心區附近獲得土地。與糧食生產相融合,可幫助我們說服當地農民以合理價格出租土地,并獲得地方政府支持。”(作者本·布蘭德,王曉雄譯)
作者:本·布蘭德 王曉雄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