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投資四萬多元建個光伏發電站,年均發電數千度,不僅用電自給自足,還能把多余的電“賣”給供電局,近期在廣州興起這樣一種節能新時尚。白云區麓景路金牛街居民劉軍就是白云區第一個“吃螃蟹者”,發電站安裝半年了,發電逾3000度。 廣州市白云區麓景路金牛街338號大院一棟樓頂上,有一戶人
家庭投資四萬多元建個光伏發電站,年均發電數千度,不僅用電自給自足,還能把多余的電“賣”給供電局,近期在廣州興起這樣一種節能新時尚。白云區麓景路金牛街居民劉軍就是白云區第一個“吃螃蟹者”,發電站安裝半年了,發電逾3000度。
廣州市白云區麓景路金牛街338號大院一棟樓頂上,有一戶人家的約100平方米的屋頂上裝滿閃閃發亮的板子,這就是“光伏發電”的設施,它們吸收太陽能量后,可以轉化為電能。發電站逆變器顯示,總發電量為3278.7千瓦時,這是自去年11月劉軍的家庭光伏發電站安裝以來的成果。
劉軍家的光伏發電站是白云首個光伏發電站,繼其之后,白云供電局還受理了3個家庭光伏發電項目和2個企業光伏發電項目。比起鄰居老林家上個月剛完成并網的15千瓦光伏發電站,劉軍說自己家的顯得太不“大氣”了。
據了解,光伏發電站通常安裝在屋頂,光伏發電板每塊面積為1.6平方米左右,劉軍的太陽能發電站總規模為5千瓦,一共用了20塊光伏發電板。
劉軍說,根據相關政策,用光伏發一度電,國家發改委提供0.42元補貼,廣州市提供0.1元補助,這樣一來,一度電的補助就達0.52元。劉軍家的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約為5千瓦,年均發電量約5250度。按照光伏發電設施20年的使用壽命計算,劉軍家前10年省下的電費,可抵消前期的設備投入,后10年用電不用花錢。
此外,劉軍告訴記者:“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給供電局,上網電價加上政府補貼,‘賣’一度電用戶實收0.934元。總體算起來,差不多4年左右,就可以收回4萬多元的投資成本。”不過,由于入網時間不夠一年,目前還未拿到補貼與賣電收入。
焦點:家庭光伏發電站普及有難度 白云區江高供電所綜合科的李沛輝表示,除非是用電大戶,否則從經濟效益上來講,家庭安裝光伏發電站不是特別劃算,且廣州雨水天氣比較多,光照不充足。“建設成本偏高、回報時間太長、設備維護專業等也是阻礙家庭光伏發電站發展的問題”。
此外,白云供電局營銷部的負責人表示,安裝光伏發電項目還要滿足一定的安裝和報裝條件,比如光伏發電站一般要設在房屋樓頂上,要求屋頂產權清晰,鄰居和物業都同意。目前來說,別墅、邊遠地區獨門獨戶的房屋比較適合建設。
自建光伏發電站程序: 1.居民首先可向供電部門各級營業廳提出并網申請,并提供本人身份證、光伏項目建設地點的房產證和其他房屋產權證明文件、申請報告、業主委員會開具的項目同意書或所有相關居民家庭簽字的項目同意書以及物業公司開具的開工許可意見。如引起供電營業范圍調整的話,需要提供能源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
2.個人與供電部門簽訂協議,并自行或委托專業機構設計和安裝項目設備,再送供電部門審批,獲通過后由供電部門進行裝表及并網運行。
作者:肖桂來 云宣 黨英偉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