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公司正在為南加州愛迪生公司(SCE)建設一座400兆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用以代替天然氣調峰電廠。 近期,南加州愛迪生公司(SCE)宣布了一份“250兆瓦儲能采購競標”的中標名單,這為整合分布式客擁能源資產進入電網運行開創了新標準。這場采購帶來
AES公司正在為南加州愛迪生公司(SCE)建設一座400兆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用以代替天然氣調峰電廠。
近期,南加州愛迪生公司(SCE)宣布了一份“250兆瓦儲能采購競標”的中標名單,這為整合分布式客擁能源資產進入電網運行開創了新標準。這場采購帶來了了公共設施的偉大轉折。
市場研究機構GTM Research分析師科里·霍尼曼(Cory Honeyman)評論道:“中標的包括多樣化電網儲能、電表背后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熱貯存、需求響應、能源效率,以及天然氣調峰電廠。盡管綜合采購計劃在過去已經存在,然而以前從沒有一次公共設施采購能夠跨越眾多部門,從電表背后到電網解決方案都在一次招標中征集;裟崧硎荆骸斑@種類型的招標標志著一種新興的公共設施招標趨勢,公共設施從技術特定化、RPS指示化采購發展出一套更統一的采購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太陽能光伏、需求響應、能源效率以及天然氣調峰器招標都會在混合招標中競爭,這是長期采購計劃或集成資源計劃的一部分!
AES儲能項目被選中來建造這個100兆瓦的“電表前”電池系統,它位于南加州愛迪生公司西洛杉磯盆地地區,讓該公司“美國最大電網儲能提供者”的地位更加穩固。
正如我們所報道,AES已經在商業服務范疇管理著電網電池領域最大的艦隊。根據該公司表示,它在操作和施工方面擁有超過200兆瓦的存儲資源。 該公司宣稱,它們正在參與全球范圍內超過1千兆瓦的電能儲存項目的開發。 它的母公司AES集團去年收入總額為160億美元。
記者采訪了AES儲能項目主席約翰·扎赫蘭斯克(John Zahurancik)。他說:“這確實是一次電力系統的現代化進步——一種新藝術。”他補充道:“這項合同的出現,標志著對當地電力容量和保障電力可靠性而言,電能儲存成為了具有成本效益的調峰電廠替代品!
有關該電池項目的一些細節:
-功率為100兆瓦,可提供4小時或40萬度以電池為基礎的電能儲存;
-工程必須在2021年1月1日完成;
-電池將被安裝在一座大型建筑中,它位于加州長灘的阿拉米托斯電力中心(Alamitos Power Center);
-AES將會在一份20年時效的電力購買協議下提供服務。
扎赫蘭斯克證實,根據公司所知,這是目前在建的、最大的電網電化學電池。 美國能源部的電能儲存檔案也證實了這一點。AES表明,電能儲存資源“可同時作為生成器和負載器,比傳統調峰電廠的彈性范圍高兩倍以上!
扎赫蘭斯克說:“這是電能儲存首次被包含在所有的服務當中,它同時給予競爭者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這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新技術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沒有污染排放、無需耗水并且高度靈活。 它會幫助我們建立一座牢不可破的電網。 ”他補充道:“我們提供的電能存儲比平衡用電間歇作用更大!
“我們已經為這種方案投入多年研究。 在2008年把我們第一個鋰離子電池系統加入電網!彼f道。 “我們從發電廠的角度出發——試圖讓這一技術形成規模,”他繼續補充:“電能儲存可以在更小的粒度實現模塊化——我們構建了一個架構,來利用電池的模塊性。它的優勢是,你有一個大規模的并行電池組,這使得其具有高水平的可靠性和設計優勢,同時控制起來十分通用!
目前,北美最大的在運行電化學電池,是南加州愛迪生公司最近公布的32 兆瓦小時鋰離子示范項目整體式變電站,它坐落在特哈查比山脈。 自2010年以來,南加州愛迪生公司一直與樂金化學公司協同合作,建造8兆瓦、32兆瓦小時鋰離子電池系統。樂金化學公司提供電池,ABB集團提供電站成套以外的輔助設備。 項目選址的特哈查比山脈周邊地區,該地區有潛力至2016年為止產生45億瓦特的風電。
其他近期的SCE采購合同新能源存儲項目包括:潛力公司Stem的85兆瓦電表背后電池項目,另一個則是后期新秀Advanced Microgrid Solutions公司的50兆瓦電池中心“混合電力建設”項目。此外還有來自Ice Energy公司的25.6兆瓦熱能存儲項目,Ice Energy是一家把屋頂空調轉變為負載轉移資產的公司。
沒有公共設施曾經對客用分布式電力存儲設備進行過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這使得SCE從此踏入未知領域。 局部發電容量需求(Local Capacity Requirement )將與中標企業設立“電力購買合同類型”結構,為他們提供保障性的收入來源。 合同的財務條款并未對外披露,這卻使得人們很難把各種儲能項目成本與資源競爭進行對比。
根據扎赫蘭斯克所言,當SCE、國際標準化組織或公用事業委員會著手電網容量規劃過程,同時確保電網在占用退休電廠電網混合條件下能夠經受住其“尖峰時刻”之時,展望未來四到七年,你“就會發現電能儲存更具成本效益。”
作者: 來源:綠色未來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