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鶴壁市在火力發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秸稈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垃圾沼氣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項目。目前,我市新能源年發電量約3.715億千瓦時,其中,秸稈發電2.36億千瓦時;風力發電0.9億千瓦時;水力發電0.39億千瓦時;垃圾發電0.015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0.05億千瓦時。我市20
近年來,鶴壁市在火力發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秸稈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垃圾沼氣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項目。目前,我市新能源年發電量約3.715億千瓦時,其中,秸稈發電2.36億千瓦時;風力發電0.9億千瓦時;水力發電0.39億千瓦時;垃圾發電0.015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0.05億千瓦時。我市2013年用電總量約42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量占用電總量的8.85%,與2004年的2%左右相比,翻了兩番。
8月17日,位于鶴壁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北工業園區的金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鶴壁供電公司支付的1年達104.7萬元的光伏發電并網結算電費。“金山環保光伏發電站是我市目前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金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周俊峰表示,發電站由1.4萬多塊多晶硅電池組件構成,自2013年7月投運至今,年發電量達370萬千瓦時,除去自用電量,一年來并入國家電網的售電量達245.6萬千瓦時。
記者了解到,光伏發電370萬千瓦時相比火力發電,可節約標煤1532.5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985噸、二氧化硫30.6噸、粉塵15.3噸。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發展綠色能源,市發改委正式出臺了光伏補貼政策,明確了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鶴壁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李英杰介紹,自2013年以來,我市已發展光伏發電企業和家庭11家。
隨后,記者來到了淇濱區錦繡園東區家庭光伏發電用戶賈雙喜的家。賈雙喜投資2.5萬元,在房頂組裝了一臺發電功率2千瓦的光伏發電機組。“日平均發電量10千瓦時,年發電量約3600千瓦時。除去我家1年的用電量3000千瓦時,大約還有600千瓦時并入國家電網銷售。”賈雙喜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千瓦時國家補貼0.42元,3600千瓦時可得補貼1512元;每年他家的用電量是3000千瓦時,可節省電費1680元;剩余的600千瓦時并網銷售,按照每千瓦時0.4262元計算,可收入256元,所有費用總計為3448元。“不到8年就可收回成本,而一臺發電機組的壽命在12年左右。”賈雙喜表示。
作者: 來源:鶴壁市政府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