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陽薛黎明:資本已向光熱傾斜
8月23日CSPPLAZA將在北京舉辦“中國光熱發電投融資峰會暨CSPPLAZA年會2014”。本屆峰會以 “資本的力量”為主題,旨在分析、預測、探討光熱市場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在新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下資本對于光熱產業的助推作用。
從受邀參加此次峰會的嘉賓來看,橫跨了政策、科研、金融、行業等領域,論壇亦從光熱環境解讀、光熱企業和項目如何借助資本的力量、資本眼中的光熱投資機遇+光熱企業和項目的融資之道、光熱項目尋求融資等多方合作等方面問道光熱產業發展。
據統計,2008年至2014年,全球光熱發電新增裝機保持50%的年增速。截至2014年5月,全球在運行光熱發電裝機已超過4GW,中國、南非、沙特和印度等多個新興市場正在加速蓄勢,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爆發性增長。
與之遙相呼應的是我國日漸成熟和完備的產品和裝備制造能力。
日前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秘書長劉曉冰表示,光熱發電是典型的技術和資本雙密集型產業,經過數年積淀,我國現已擁有一定的成熟技術能力。支撐塔式、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建設的加工制造產業鏈雛形已經形成,如果現在開始建設電站,按照構成產品和裝備的種類分,國產化率可以達到90%以上。
從我國光熱電站“自造”能力和光熱產業良好的市場機遇來看,似乎“未來五年內實現爆發性增長”這一預期將板上釘釘。
然而,我國資本市場參與光熱產業的程度未能與“國產化率可以達到90%”的情況相匹配,甚至一度停滯。
有專家指出,從目前資本市場參與光熱產業的程度上來看,如果沒有大批量、大資金涌入,實現爆發性增長的希望必將落空。
國內光熱發電市場在今年啟動后,企業將迫切需要融資以快速發展壯大、項目需要融資方能上馬建設。屆時,資本將取代政策成為中國光熱發電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
在受邀出席的嘉賓中,中海陽能源集團董事長薛黎明將以“中海陽借力金融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為題,從光熱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方向、資本市場投資光熱產業的研究與分析、中海陽“聯合循環商業、光熱商業化電站、光伏商業化電站”大能源戰略藍圖構建等維度發表演講,其中較大篇幅集中在對當前資本投資光熱產業分析、有效引入和利用資本上。
薛黎明認為,光熱市場將持續發酵,市場已蓄勢待發。資本市場投資光熱的神經已充分調動起來,而且資金池充足,資本市場將從觀望和鮮有投資的局面轉向積極參與,未來將不乏有大的手筆、大投資案例出現。資本市場已經開始出現傾斜,要用“好”這筆錢,就需要不斷提升科技集成領先能力,商業化運營能力以及大的視界和戰略執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