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海南將不僅發展光伏產業,也將大力發展風能、工業用沼氣、生物質能等其他新興能源,以此構成海南綜合新能源產業集群,為海南長遠發展提供綠色能源支撐。
啟動已一年有余的海南“光伏島”建設在周一迎來新的進展。
海南省政府與國內第二大光伏電池制造商河北英利集團4月19日傍晚在此間簽訂了一攬子協議,英利集團將在未來3~5年在當地投資110億元建設包括光伏產業、大容量儲能產業等在內的光伏產業基地。
這是海南“光伏島”啟動以來得到的最大一筆投資,也是英利集團在其總部河北保定之外最大的一筆投資項目。
海南省長羅保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3~5年,光伏完整產業鏈將在海南實現,從而使以光伏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海南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和主導產業。
羅保銘同時表示,未來海南將不僅發展光伏產業,也將大力發展風能、工業用沼氣、生物質能等其他新興能源,以此構成海南綜合新能源產業集群,為海南長遠發展提供綠色能源支撐。
2008年10月,海南省發改委、建設廳與科技廳聯合制定了《關于推出海南省太陽能規模化利用的實施意見》,被媒體形容為海南啟動“光伏島”建設,而英利則是海南“光伏島”建設引來的首家光伏生產企業。
2009年,一直以國際市場為主的英利集團,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新布局,并選擇在海南建設其可輻射東南亞市場的生產項目。
當年7月,海口市政府與英利方面簽訂投資協議,在海口獅子嶺工業園啟動一期年產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的建設。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調試設備階段,預計將于今年6月25日投產。
英利集團總經理王向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海南的人力成本等并不比保定具有競爭力,但海南富有生產太陽能多晶硅料所需的石英砂,且當地的光照自然資源有利于企業啟動內需市場,而在海南設點,依托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也會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有助企業業績成長。
協議包括一個20兆瓦的光伏并網電站,以及將英利在海南的100兆瓦生產線擴產到300兆瓦以上等。不過,光伏產業制造并非是此番110億元一攬子投資計劃的全部內容,相關投資項目還涵蓋大容量儲能產業項目、配套設施產業項目、工業設計及職業教育培訓項目、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全球客戶服務中心及相關配套產業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西南中沙群島工委此番也與英利集團簽署了在當地進行新能源綜合利用和配套服務的合作協議,英利方面將在遠離大陸的西沙群島等捐贈開發非并網光伏電站,既幫助中國鞏固在一些此前被認為人類難以居住島嶼的實際控制權,也將提升英利集團光伏產品的內銷比例。
此次與海南簽訂協議的英利集團,曾因0.69元/度的報價參與敦煌光伏示范項目聞名,其旗下英利綠色能源公司是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今年2月剛剛成為中國首家贊助世界杯足球賽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