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吳海龍大使4月23日在此間表示,歐盟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等開展“雙反”調查,不僅傷及中國企業的利益,也打擊了雙方各界發展合作的信心。我們應慎用貿易救濟措施,不斷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和雙方經貿合作水平,不斷做大做好中歐合作的“蛋糕”,本著互利共贏的精神實現共同發展。
吳海龍是在與歐洲議會對華關系代表團交流時做上述表示的。他說,中國的發展將為歐洲和世界提供發展機遇。歐洲是中國實現發展目標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國的發展也將為歐洲實現增長和就業提供重要的“域外動力”,為歐洲克服歐債危機、恢復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做出重要貢獻。據預測,今后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出境旅游有望超過4億人次。
吳海龍指出,中國與歐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集團,不論是各自發展還是國際事務,不論是當前還是長遠,中歐都是彼此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有著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雙方應攜手合作,推動中歐關系在新時期不斷發展。
吳海龍表示,當前,中歐雙方正在醞釀“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啟動投資協定談判等工作,希望中歐雙方適時開展中歐自貿區協定的可行性研究,以求立足于各自發展戰略,規劃未來務實合作藍圖,挖掘和釋放合作潛力。
他還指出,中歐社會制度、歷史背景、發展階段不同,雙方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十分正常,但不能因此影響中歐關系合作的主流,動搖發展中歐關系的信心。中歐在諸多領域建立了對話交流機制,雙方應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加強對話磋商,妥善處理有關分歧。
他強調說,新一屆中國政府支持歐洲克服歐債問題的努力不會改變,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政策不會改變,致力于發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決心不會改變,歡迎歐盟在國際社會積極發揮作用的立場不會改變。中方也希望歐方以同樣的精神,尊重支持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要關切。
吳海龍說,回顧過去,中歐關系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展望未來,我對中歐關系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