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成本的上漲,這些年,富士康不得不北拓西進,轉向河南、四川等勞動力密集且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區設廠。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富士康國際總營收25.04億美元,下滑16.37%,凈虧損2.26億美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764.8萬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更是跌破1%。
邢治平向本報介紹,按計劃,富士康轉型的重點將以貿易為先,由原先的工廠—技術—貿易導向,轉型為貿易—技術—工廠。“這將幫助富士康從市場獲得更多一手信息,發掘消費趨勢,并做好相應的技術儲備,從而在代工生產或自創品牌中,擁有更多籌碼”。
但這并不容易,2010年,郭臺銘宣布“萬馬奔騰”計劃,要做“渠道王”。彼時,宣布將投資百億元新臺幣,兩三年內,在中國大陸地區打造1萬家3C(電腦、通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及家電渠道連鎖店,現在來看尚未達標,萬馬奔騰計劃至今開張的不足400家。
此外,富士康和麥德龍合資的萬得城,目前在全國僅為7家,且被業內質疑水土不服,難與國美、蘇寧抗衡,值得注意的是,在巨大的投資計劃面前,富士康相繼獲得了地方政府優厚的土地權益和便利。本報獲悉,富士康旗下的房地產業務亦在悄然進行,此前有富士康將投資76億元在長春CBD的核心,建大型商圈玉山新天地的消息。資料顯示,富士康成立的香港軒盛投資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綜合開發,已經在深圳、上海、武漢、成都、廊坊等國內重點城市取得土地擬開發項目,并以“數碼、環保、科技”為地產品牌經營理念,將整合前期取得的土地資源進行綜合成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