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加大創新為寒冬中的光伏
行業點燃火花
劉重遠
創新一直是企業發展所遵循的必經路線,競爭的優勢在于創新,這在美國 “雙反”、歐洲反傾銷的陰云下表現的更為明顯。站在光伏行業整合的關口,英利選擇主動出擊,以創新謀出路。
作為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英利一直倡導和鼓勵全員創新,在英利人人爭當發明家。在“全員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一個擁有兩萬多人的大技術團隊的創新成果遍地開花。9月25日,英利第一屆技術創新博覽會開幕,參展的600多個創新項目80%來自于一線員工之手。
這80%的創新項目都是一線員工面對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動思考,親自動手的成果。“太陽能新型刮刀”項目按1吉瓦的產能計算,年可節約制造成本1500萬元;“紙護角技術革新”項目每年節約成本約1600多萬元;“導輪開槽工藝革新”項目,每年保守估計可節約100萬元以上,同時帶來切割合格率上升的效益也在300萬元以上。
技術博覽會必將進一步帶動全體員工的創新高潮,通過技術創新成果的展示,加強員工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將創新成果快速應用到生產中去,實現技術水平提升和生產成本降低。此次展會為面臨著嚴峻生死考驗的光伏行業種下了希望的火種。
歐美國家相繼對中國新能源展開“雙反”,從表面上看是一場國際貿易糾紛,但從深層次分析則是在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爭奪先機的一場戰爭。要想保護好中國光伏這一民族產業,就必須練好“內功”,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中國的光伏企業不能選擇“冬眠”,否則當光伏春天到來時就可能再一次被甩到后面。面臨嚴峻的形式,英利勇挑中國光伏行業的大梁,在全公司范圍內營造鼓勵創新、重視節約的濃厚氛圍,提升全體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豐富企業科技文化生活,全面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研發平臺,努力將英利建設成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隨時為光伏春天的到來做好充足準備。
9月15日,英利召開轉型升級動員大會,為開拓國內市場吹響了號角。此次技術創新博覽會便是英利向轉型升級邁出的第一步,也為光伏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只有不斷創新,光伏這一中國的民族產業才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以至于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