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源潛力
我國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適宜太陽能發電的國土面積和建筑物受光面積也很大,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冀北高原、內蒙古高原等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占到陸地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具有大規模開發利用太陽能的資源潛力。東北地區、河南、湖北和江西等中部地區,以及河北、山東、江蘇等東部沿海地區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可供太陽能利用的建筑物面積很大。在四川、重慶、貴州、安徽、湖南等太陽能資源總體一般的區域,也有許多局部地區適宜開發利用太陽能。
(2)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產業迅猛發展,產業體系快速形成,生產能力迅速擴大,技術經濟優勢明顯提高。光伏電池制造產業基本形成。2010 年,我國大陸地區光伏電池產量達1000 萬千瓦,占全球市場份額50%以上,其中5 家企業光伏電池產量居全球前10 位。我國光伏電池技術和質量位居世界前列,已掌握千噸級多晶硅規模化生產技術,硅材料生產副產品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先進企業能耗指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可生產50%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包括單晶爐、多晶硅鑄錠爐、開方機、多線切割機等。光伏電池組件價格已從2000年的每瓦40 元下降到2010 年的每瓦7~8 元,太陽能發電的上網電價從2009 年以前的每千瓦時4 元下降到2010 年的每千瓦時1元左右。
太陽能光熱發電的重大裝備設計、制造和系統集成等技術取得重要突破。首座商業化光熱電站特許權項目已開工建設,有效帶動了光熱發電的關鍵設備及電站系統設計與集成等產業鏈的發展,為我國光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