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漲漲漲的光伏產業鏈終于冷靜下來,9月各制造端價格趨于平穩。然而平穩之下仍暗流涌動,企業之間既博弈也觀望。裝機量需求增長之下,產能擴張的中游企業豪擲百億鎖定未來五年的硅料供應,足可見原料緊張。硅料生產企業本身是否擴產,也成為被關注的內容之一。9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位于包頭市的內蒙古通威高純晶
前段時間漲漲漲的光伏產業鏈終于冷靜下來,9月各制造端價格趨于平穩。
然而平穩之下仍暗流涌動,企業之間既博弈也觀望。裝機量需求增長之下,產能擴張的中游企業豪擲百億鎖定未來五年的硅料供應,足可見原料緊張。硅料生產企業本身是否擴產,也成為被關注的內容之一。
9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位于包頭市的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通威)現場看到,二期項目在籌劃中。這意味著國內硅料大廠里,通威成了少有的、在2021年和2022年有大規模擴張的企業。根據通威的規劃,2023年要將多晶硅料產能擴大至22萬~29萬噸/年。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多晶硅料擴產也并非想擴就能擴,也要考慮成本等因素的約束。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光伏產業鏈價格博弈進入冷靜期
“現在多晶硅料價格確實是行業內比較關注的話題。”另一國內硅料大廠的總經理被問到光伏上游多晶硅料的價格趨勢時說道。
此前幾年較沉寂的硅料,今年因供需失衡突然大火,一個月超七成的漲幅猶如一匹脫韁野馬,拉也拉不住。
最近一段時間,多晶硅料價格總算趨于平穩。同樣平穩的還有整個產業鏈,上一周,特級致密料價格為103元/Kg,價格與上上周持平;單晶158硅片一二線廠商價格分別為3.10元和2.90元每片,價格同樣與上上周持平;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也與上上周持平……
但價格平穩之下,其實暗流仍在涌動。在包頭,一位光伏業內人士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上下游還是在價格博弈。”
“博弈”一詞必然是今年光伏行業使用最高頻的詞語,幾乎每一個光伏人都把它掛在嘴邊。上游硅料企業和它的下游硅片企業博弈,硅片企業又和它下游的電池片企業博弈,電池片企業再和組件博弈,組件企業則與下游電站博弈……
價格博弈最激烈的,是光伏產業鏈最集中的硅料和硅片環節。新特能源、新疆大全、通威、東方希望、保利協鑫這五家掌握了國內硅料80%的份額,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則拿下了硅片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兩方的現狀是,硅片企業抱怨硅料漲得高,硅料企業又說硅片企業不肯讓利。
這一博弈過程就像經濟學模型的古諾寡頭競爭——每個企業都想獲得生產可能性邊界下的最高利潤,但競爭約束又只能獲得討價還價后的均衡價格。
當硅料企業想把硅料價格從10萬元/噸報到15萬元/噸,硅片企業直接擺手:“對不起,我承受不了!
當硅片企業想把硅料價格從10萬元/噸壓到8萬元/噸,硅料企業也可以說:“對不起,我沒貨了!
這段時間的價格平穩,可以說是各方達成的價格一致——不過是激烈競價后的僵持階段。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分析,從上周開始,多晶硅市場供小于求疊加上游開工率提升和下游需求小幅減少的變量,導致上下游進入更加緊張的博弈期,簽單量和簽單價均處于僵持階段,因此市場價格如預期持穩不變。
另一方面,硅料實質性緊缺情況未變。根據硅料和硅片在產企業的生產現狀及計劃,預計9月份多晶硅供應總量在3.7萬~3.8萬噸(包括進口量),需求量在3.9萬~4萬噸,仍有0.1萬~0.3萬噸的供應缺口。從供需總量來看,市場供小于求的局面尚未扭轉。
緊張的硅料供給之下,硅料企業已開足馬力生產。
鹿城包頭——三國名將呂布故鄉,是北方重要的重工業城市,通威股份子公司永祥股份旗下的內蒙通威就坐落于此。它與四川的樂山、云南的保山,共同組成了通威多晶硅料三大生產基地。
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廠區。受訪方供圖
9月的包頭,踩著夏季的尾巴,每天日照時間維持在10個小時左右,這是光伏發電需要的區域“稟賦”。
“裝置一直保持滿產狀態,每個月生產量3000噸左右……”永祥股份副總經理兼內蒙通威總經理袁中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永祥股份旗下首個外省項目,單線產能達到3萬噸,是全球單線產能最大的晶硅企業之一。
內蒙通威停車場上的光伏發電面板。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銀白色精餾塔,隨處可見的光伏電池面板、自動化操作的還原車間……記者在現場看到,內蒙通威沒有過密的勞動力投入,而是以自動化生產代之。公司的中控室,10多名工作人員透過屏幕,觀察著硅料生產情況,那里還顯示著硅料結構占比、單月生產計劃、生產進度等。
作者:胥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