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國家電投蛻變

2020-09-14 16:37:42 太陽能發電網
原本五大發電中的“小個頭”國家電投集團,短短幾年內蛻變成為了行業的轉型標桿。它是如何做到的?經過幾年的布局與調整,曾經在五大發電中體格最小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正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公眾面前。在發電企業中,這家公司的特點越來越鮮明。電源結構上,清潔能源占比在五大發電中最高;新業態發展上,產業布局
03

激進改革派

2019年11月,國家電投的總部機構調整已經全部到位。這次調整后,國家電投總部不再從事具體生產經營活動,撤銷火電部、水電與新能源部、協同產業部、物資管理部4個專業管理部門,下放生產運營管理職能。

對于央企發電集團來說,這項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總部把這些部門撤銷,就徹底把經營的權利交給二級公司或者地方公司了。既讓大家更自由,但壓力也更大了。”一位國家電投地區公司的內部人士對《能源》雜志記者說。

國家電投是國企改革的產物。根據國家電投原董事長王炳華透露:“在確定國家電投重組方案時,就確定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發展方向。”

2018年7月3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隨后,國家電投被確定為11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之一,也是五大發電中的唯一一家。

“權力下放的改革既有主動也有被動。電力市場化改革之后,運營要求越來越高,市場越來越靈活。什么都聽總部,最后的結果就是什么都比別人慢一步,”上述國電投內部人士對《能源》雜志記者說,“售電市場表現的最明顯,如果放任電廠各自競爭,可能小機組就被大機組給擠死了。最后還是要靠省公司來協調,所以必須要有更大的自主權。”

然而國家電投的改革之路并沒有止步于此。同步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國家電投也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2019年12月16日,國家電投、黃河公司和8家戰略投資機構正式簽署《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之增資協議》。青海黃河增資引戰項目(以下簡稱“黃河項目”)采用全市場化方式,成功引入8家戰略投資機構,募集資金242億元,相關資金將主要用于開發海南州、海西州等大型能源基地等。

不僅僅是黃河公司,國家電投在今年初又開始了北京公司的引戰工作,計劃2020年內擬引入戰略投資者權益資金不少于40億元。8月14日上午,國家電投北京公司引戰投資者見面會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貿大廈舉行,宣傳介紹北京公司情況,進行項目推介,解答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一步展現資產價值。共有17家投資機構、5家中介機構參與了本次推介。

國家電投北京公司是國家電投最年輕的二級公司之一。它的前身是2005年成立的中電投華北公司,2016年國家電投撤銷華北公司成立北京公司。

北京公司是國家電投在環渤海和華北地區開發清潔能源的重要主體。2020年上半年,北京公司累計發電量28.86億千瓦時,增長19.69%;實現利潤總額4.2億元,增長43.34%,是表現最好的二級公司之一。

正如2014年中石化的混改率先從利潤空間極大的油品銷售業務開始,展現改革的決心。國家電投拿出絕對屬于優質資產的黃河公司與北京公司進行引戰工作,堅定改革的目標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這些都比不上“跟投”改革在國家電投內部產生的影響大。

2020年8月,國家電投印發了《項目跟投機制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鼓勵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領域企業實施跟投機制。充分激發廣大干部員工創造力、向心力推動企業快出成果,多出成果。

最早、最有名的制度化跟投,來自于房地產企業的龍頭——萬科。2014年,萬科為了穩定因為互聯網創業大潮帶來的人心惶惶,宣布了項目跟投制度。原則上項目所在一線公司管理層和項目一定級別的管理人員,必須跟隨公司一起投資;員工可自愿參與跟投。

萬科的跟投機制穩定了中高層隊伍,也讓許多員工因此受益。房地產企業隨后紛紛效仿,成為一時之潮流。

國家電投的跟投項目,范圍則限定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領域企業,原則上選擇新項目開展,收入和利潤70%以上來自于集團外部市場。

“新業務自然意味著高風險和高收益并存,”國家電投內部人士說,“項目決策者和高級管理人員強制跟投,能夠給員工更多的激勵,也意味著項目決策會更加謹慎。投資失敗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

而“跟投”改革還有一項隱性的影響:降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電力行業作為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和重資產行業,發電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根據國網能源研究院編制的《2020中國電源發展分析報告》,五大發電中,除國家能源集團資產負債率為59%外,其他四家央企發電集團資產負債率均高于70%。其中國家電投的資產負債率最高,達到了75.7%。


降低項目風險、激勵員工、降低負債率,“跟投”這一箭三雕的背后不僅展現了國家電投極為強烈的改革欲望,更有著其全面展開多元化投資的背景。

04

全面出擊新業態

如果你在6月之后聽到國家電投的人總是說著“打好三副牌”,請一定不要誤會他們在說打撲克。這是錢智民在6月為加大力度推動各項年度目標任務的實現而提出的“三副牌”:“存量牌”、“增量牌”、“未來牌”。

“存量牌”指的是國家電投存量資產的挖潛工作;“增量牌”是國家電投的保電價項目、已經或即將開工的項目還有后續項目等;“未來牌”是要把數字化、智慧化融入到能源發展中,把綜合智慧能源作為新增長極,加強氫能、儲能等新業態的開發建設。

根據媒體報道,國家電投2020年投資項目近300個,總投資額1044億元。清潔能源和新業態項目將占比90%。其中,核能拓展、綜合智慧、氫能產業化等新業態項目投資額度達40.99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


“火電不說是夕陽產業吧,在國家電投里也只是存量牌。光伏、風電、水電這種清潔能源,未來發展路徑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了,所以是增量牌,”上述國家電投內部人士說,“新技術、新業態有更多的不確定性,也正因此才會是未來牌。”

按照錢智民的說法,國家電投在“未來牌”已經有了一些基礎和先發優勢,但是優勢很小,問題和困難還不少。綜合智慧能源的情況已無須贅述,但其他的新業態、新領域,也各有困擾。

儲能方面,國家電投的電化學儲能技術路線沒有押注已經成為一片紅海的鋰離子電池技術,而是掌握了鐵-鉻液流電池路線的核心技術。

相比于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技術,鐵-鉻液流電池充放電效率更高、使用壽命更長且安全性更強。

盡管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與東方能源(河北公司)合作開發建設的“250kW/1.5MWh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已經完成了8臺31.25kW電池堆“容和一號”的安裝,并計劃9月底開始試運行。但高昂的成本和嚴苛的技術要求,讓鐵-鉻液流電池距離商業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無獨有偶,除了儲能技術,國家電投還在押注光伏電池的下一代技術路線。

近日,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全資子公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片“C-HJT高效晶硅銅柵線異質結電池”成功下線。首批次成功下線的C-HJT光伏電池最高效率已達22.56%。

國家電投的異質結電池項目2018年落地南昌,目前中式線設計產能規模為100MW,是截至目前國內產能規模最大,擁有設備最全、最先進的晶體硅銅柵線異質結光伏電池中試線。

但目前異質節電池制造成本頗高。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月21日決定投資31億元,建設3GW規模的異質節電池生產項目。

消息一出,山煤國際股價連跌4天。資本市場對異質節電池未來的保守態度可見一斑。

根據《能源》雜志獨家消息,國家電投有意在異質節電池生產項目引入戰略投資者,并在后續發展中由國家電投產業基金進行領投。

雖然同屬新業態,但類似鐵-鉻液流電池和異質節電池這樣的新產業與綜合智慧能源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綜合智慧能源雖然還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但它已經被行業內明確為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是所有企業都在積極布局的業務。

而鐵-鉻液流電池或異質節電池,雖然也是未來的技術路線,但其發展前景卻并不明朗,甚至有極大的淘汰風險。而一旦它們被另一種未來技術路線淘汰,不僅意味著大量的前期投資無法收回,也意味著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下風。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積極的一面。國家電投有魄力去豪賭未來的技術路線,而且類似跟投模式的存在,也讓國家電投的投資合理性、可行性準備更加充分。類似以前國企對新業務、新技術投資的盲目性大大減少了。”


作者:武魏楠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