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結束和“十四五”即將開局的節點,為匯聚行業力量,探討新形勢下以太陽能光熱發展價值與路徑,促進在太陽光的收集、轉換、存儲、利用等方面的技術與產業交流和合作,8月26日,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2020在江蘇省宿遷市開幕。來自太陽能光熱相關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政府相關部門領導、企業家以及行業代表匯聚宿遷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徐建中:
科技決定能源的未來,科技創造未來的能源
一路見證了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發展和產業起步,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徐建中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非常愿意繼續為我國太陽能熱發電事業做點工作,并一直堅持做下去!同時,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是大會的共同主辦方,作為工程熱物理學會的名譽理事長,他也對各位參會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他指出,工程熱物理學是研究能量以熱和功的形式轉換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技術科學。太陽能熱發電關鍵技術就是熱和功的形式轉換過程。太陽能熱發電的突出優勢是可以通過儲熱實現平穩持續的發電。我國有豐富的太陽能熱發電資源;同時,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發展基于環境友好、資源基礎廣泛,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已經在國家層面進行了示范驗證,下一步要繼續探索降低成本的路徑。
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需要從多個層面進行努力。為此,我們需要運用新思路、新技術、多領域交叉和綜合的戰略,大力解決系統集成和關鍵技術問題,以促進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規模化和商業化。本屆大會以太陽能光熱為主的綜合能源系統技術,這是應對新形勢發展的很好的一個思路。
“科技決定能源的未來,科技創造未來的能源”。在工程示范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探索大規模發電的方法,希望繼續加強在聚光和跟蹤、高溫傳熱和儲熱、高參數熱力循環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問題研究,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寶山:
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為熱發電學術搭建一個平臺,奠定其學術地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寶山是我國最早一批從事太陽能熱利用的學者型領導。他致辭中梳理了太陽能熱發電發展歷程,他表示,自2007年在三亞推出這個會議的前身——“大陽能熱發電三亞國際論壇”以來,太陽能熱發電的隊伍、技術、發展環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今天的會議,高朋滿座,展現出了大家對熱發電的關注,對太陽能熱發電的熱情。作為主辦方之一,他代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表示熱烈地歡迎,對你們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誠摯地謝意!
他說,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成在組織推動中國熱發電技術和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每年的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為熱發電產業搭建了一個行業盛會。201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成立了太陽能熱發電專委會,加強了與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更加緊密的關系,同時也為太陽能熱發電的學術發展搭建一個平臺,莫定了太陽能熱發電的學術地位.專委會將更加關注熱發電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這也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涉及到的熱點間題,科技的發展與探索必將促進行業的發展,也必然能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上的支撐。但近年來,大陽能熱發電的發展受到光伏和風電價格都需實現平價上網要求的壓力,而在此逆境中,光熱企業仍然在奮戰,行業發展取得了新的業績,樹立新的里程碑,也標志著熱發電又進入新的時期。
他希望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仍需不斷探索與進取,取得技術的突破,實現經濟的回報。更需要光熱同行加強聯合,共同探討解決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問題,共同呼吁政府和社會對太陽能熱發電、熱利用的關心與支持,共同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帶給行業的壓力。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路書軍:
技術創新與激勵和扶持力度展太陽能熱發電
路書軍副理事長在致辭中,首先代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對參加本屆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他說,當前,我國正在深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太陽能熱發電集發電和儲能為一身,具有機組出力穩定可靠,運行調節靈活等優點。是新一代電網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對于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從2013年首座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投運,到2019年德令哈50兆瓦光熱電站實現滿負荷運行,中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都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2019年,中國在全球新增光熱發電裝機中的占比過半,在全球光熱發電領域的活躍度和影響力繼續提升,太陽能熱發電已成為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優勢產業。隨著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能不斷擴大,發電成本將進一步下降,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今后,太陽能熱發電還要通過持續科技創新,不斷提升技術成熟度,大幅降低發電成本。在聚光集熱系統優化設計、高溫吸熱和儲熱材料的開發應用、新型動力循環發電系統的開發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持續提高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的裝備制造、系統集成、工程建設、調試和運維水平;同時,要加大對太陽能熱發電的激勵和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太陽能熱發電發展的政策環境,加快建立適應太陽能熱發電發展的市場交易規則與價格補貼機制,推動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青海愛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粵強:
困頓不足以動搖光熱發電產業快速發展的前景,砥礪前行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
青海愛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粵強代表大會承辦單位向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2020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遠道而來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及熱烈的歡迎。
作為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理事單位,青海愛能森多年來始終專注于向清潔熱力、清潔電力、工業行業、建筑行業、航天航空儲熱、核電儲熱散熱等領域提供儲能材料和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并深度布局儲能,形成以儲熱為核心,儲電、儲氫為二翼的多樣化儲能戰略規劃。依托愛能森集團及自身雄厚的研發資源和技術優勢,掌握了多種新型高效儲熱材料的核心技術,擁有全球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的二元、三元、多元熔鹽及多條高效特種材料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在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智勇先生的帶領下,公司不斷創新突破,組建了一支高學歷高層次的專業研發隊伍。2016年,全球首個城市建筑與光熱發電相結合的項目、全球首個創新型儲能材料應用項目、全球首個光熱發電、光伏發電、熱電冷聯供、儲能調峰、智慧能源一體化的項目宿遷光電科技中心的順利落成,青海愛能森為該項目提供了儲能材料、光熱系統集成服務。該中心建成后成為了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地標性建筑。其中,塔式光熱發電系統也成為了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003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他表示,光熱發電產業經歷了2019年的減速調整,業界各方對2020年的發展寄予了厚望。危中有機,砥礪前行的光熱發電產業,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青海愛能森真誠希望與新能源行業各位同仁、前輩、專家一起,共同推動光熱與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提高電網調峰能力,實現中國電力的綠色、高效、安全、智能化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何雅玲作主旨報告
開幕式致辭結束后,何雅玲院士和楊勇平校長分別作了題為《儲能型太陽能光熱發電在我國能源轉型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太陽能熱發電與燃煤互補技術》的特邀報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系統中心主任馮升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國家光熱聯盟副理事長王霽雪分別作了題為《太陽能發電和經濟轉型》和《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及“十四五”規劃的思考》的主旨報告。
大會會期2天,共設置2場全體大會,5個分論壇,50多場演講,會后將安排參觀宿遷光熱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003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同時展示6個墻報以及青海愛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河北道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能化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艾杰旭特種玻璃(大連)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技術能力和產品。令人值得期待的是,這些展商將一定是您觀察太陽能光熱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因為預見,所以看見。這場聚焦產業鏈、探尋創新發展,鑄造核心競爭力、激活新動能的盛會,行業大咖云集,專業視角論道,本屆大會將構建起業界共享、交流、合作的平臺,打造具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平臺,并積極發出“太陽能光熱新時代聲音”,在社會各界凝聚更廣泛共識,確定路徑找準發力點和突破口,有力助推太陽能光熱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 來源:能源發展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