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新五大”的新布局:重新定義光伏

2020-08-27 08:16:24 太陽能發電網
“新五大”發電集團“重風電而輕光伏”的發展慣性正在迎來戰略調整。
例外者:國家電投

國家電投在“新五大”發電集團中可謂是個特例。當其他幾家發電集團仍處于“重風電、輕光伏”的新能源發展規劃時,國家電投早已開始了光伏領域率先布局。因此,在突破50%的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時,其風電和光伏的裝機仍然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事實上,國家電投的光伏發展歷史可追溯至十多年前。上述內部人士對《能源》雜志記者回憶,大概2015年國家電投成立前后的會議上,國家電投已經提出水光互補的光伏發展模式。

在那之前,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中電投”)尚未與國家核電重組,中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黃河公司”)在該集團發展光伏行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為突破水電發展瓶頸,黃河公司確立了“以水電為核心,水、火、新能源發電并舉,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戰略思路。

2010年5月,謝小平出任黃河公司總經理,此時我國光伏產業進入重大調整期,《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公布,國家發改委啟動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招標。謝小平當時便意識到光伏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而西北地區擁有豐富的硅資源、日照資源和土地資源,發展光伏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于是黃河公司便計劃與國際國內一流企業合作,利用先進的技術,打造國內一流的多晶硅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

2010年,“太陽能發電”首次出現在中電投的社會責任報告中。這一年,中電投在青海開發建設的第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烏蘭50兆瓦光伏電站正式開工,隨后黃河公司又在西藏建成10兆瓦光伏電站,當年新增風電75.49萬千瓦、光伏0.2萬千瓦。中電投共取得了7個太陽能發電和江蘇海上風電項目的特許權,其在青海、甘肅、寧夏、內蒙、云南等地的太陽能發電示范項目也陸續啟動建設。

當時的光伏技術尚存在諸多問題。謝小平聯系科研機構,共同研究攻克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2014年,黃河公司建設了世界最大規模、裝機容量850兆瓦的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填補了國內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當時由國家能源局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隨后,黃河公司又陸續建設光伏發電戶外檢測實證平臺、新能源運維和大數據分析中心、國內首個高智能化、量產效率超過23%的N型IBC電池生產線等。如今,黃河公司早已打通了從多晶硅—切片—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系統集成—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行的完整產業鏈。

截至2019年底,黃河水電的清潔能源比例高達93%。其中,光伏電站37座,總裝機容量388萬千瓦,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光伏電站運營商。

黃河公司光伏全產業鏈的發展、水光互補項目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國家電投如此大規模的光伏產業。國家電投某內部人士認為,集團的戰略決策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初水光互補從提出研討到落地實施時間極短,離不開戰略規劃的引導。而最開始水光互補的規模并不大,后來則是響應特高壓外送基地電源配置規劃,投資建設海南州和海西州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

而過去三年間,國家電投在光伏產業的開發上更是實現了跳躍式發展。2016年該公司的光伏裝機僅為712萬千瓦,到了2019年這一數據直線攀升至1929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增長近3倍。如今,國家電投光伏裝機已經連續三年居全球第一。

2019年,國家電投集團為加速推動光伏產業,提出率先將光伏產業打造為“世界一流”,成立了光伏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由謝小平兼任創新中心總經理。國家電投還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計劃到2025年,建設裝機規模最大、核心技術突出、行業全面引領的“世界一流光伏產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4500萬千瓦。



新戰略:重新定義光伏

毫無疑問,在電源增量有限、火電效益下滑的背景下,光伏產業將成為各大發電公司培育競爭優勢的新領域。

自2005年至2015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從7萬千瓦增長至4300萬千瓦,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如今,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已經突破2億千瓦,較2015年翻一番有余。

與光伏裝機迅猛增長態勢相對應的是,光伏發電度電成本一直在不斷刷新“底線”。國網能源研究院《中國新能源發電分析報告(2019年)》提到,2018年光伏電站平均度電成本約0.377元/kW·h。這相較于2007年每度電4元的發電成本下降超過90%。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陸上風電投資成本約0.38元/kW·h,海上風電平均度電成本約為0.64元/kW·h。光伏度電成本正在逼近甚至低于陸上風電度電成本。

Wood Mackenzie電力與可再生能源發布《2019年中國各省區可再生能源競爭力分析報告》時曾提到,2019年是國內光伏度電成本首次低于風電成本的標志性一年,目前,包括青海、甘肅、寧夏和陜西在內的19個省區內,光伏價格低于風電。

度電成本的快速下降,讓許多投資者看到了光伏巨大的價值,曾經被部分人“低估”的光伏變成了“搶手貨”。近幾年,除國家電投外的其他電力央企也開始現身光伏領域并快速提升其裝機規模。

電力央企躋身光伏行業的首要行動便是參與競價、平價項目。如國家電投在國內前三批光伏領跑者項目中,共中標2175MW。今年上半年,在已發布平價名單中,國家電投共拿到總規模達965MW的光伏項目。

在2020年度工作會議上,國家電投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江毅表示,力爭實現新增光伏裝機超500萬千瓦;探索“光伏+”產業發展新模式,年內落實1-2個標志性項目,選樹光伏電站運營標桿并推廣。

華能集團在第三批領跑者中競標失敗之后,于2019年第一批平價上網項目中,申報了65萬千瓦光伏項目。除此之外,華能集團還通過收購光伏電站擴張自身的光伏版圖。

自2018年531新政之后,國內光伏電站交易頻繁,而常見的交易流向便是由民營企業出售給央企。《2019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白皮書》指出,“531新政”之后,國內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呈現爆發性增長,其后半年時間里,國內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容量和金額分別約為1.30GW、89.27億元,均超過2015年至2017年三年交易量的總和。

在眾多光伏電站資產交易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華能集團收購全球第二大光伏投資企業——協鑫新能源。2019年6月4日晚,保利協鑫發出公告,宣布擬將向華能集團出售其所持有的協鑫新能源51%的股份,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場交易談判歷時5個多月,最終決定由原來華能集團收購協鑫新能源控股權調整為收購其資產。這一舉動被認為是華能集團不斷“加碼”新能源領域的重要標志。今年一季度,華能集團與協鑫新能源已完成首批光伏電站的交付。

然而,競標平價、競價項目、收購光伏電站還遠不能滿足華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野心”。2019年,為進一步調動二級公司開展新能源業務的積極性,華能集團下放了新能源項目全流程管理權限,對34家二級單位進行全面授權。這意味著其下屬二級公司在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方面擁有了自主權。2020年工作會議透露,華能集團仍將大力推進基地型規模化開發,推進清潔能源發展。

與此同時,光伏裝機不足200萬千瓦的大唐集團和國家能源集團也在抓緊機遇切入光伏領域。《能源》雜志統計,2020年開年至今,大唐共計簽約光伏項目215萬千瓦,總投資超95億元。國家能源集團的2020年工作會上則提出,大力發展生態光伏,積極推進“光伏+”綜合利用工程,開發礦區可利用土地、廠房屋頂等分布式光伏。

某位不愿具名的電力央企內部人士認為,與風電相比,光伏具有自身的競爭優勢,除了度電成本下降迅速外,其仍具備技術進步的空間。盡管光伏的占地面積比風電要大,但光伏還可以與城市建筑相結合,具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隨著各大發電集團的頻頻動作,光伏的價值被重新評估,在央企新能源布局中,光伏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位行業專業人士甚至如此評價:光伏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稱之為“能源剃刀”,隨著光伏度電成本的持續下降,它將逐漸無情地“剃除”煤電、氣電甚至風電。




作者: 來源:電力項目網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