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過程受控程度低,發電量預測不準,計算出來的LCOE可信嗎?

2019-06-04 09:18:43 太陽能發電網
近期,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公示了2019第一批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標志著平價光伏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從首批平價項目區域分布看,有些區域超出了人們此前的預料。有人不禁要問,這些項目真能做到平價上網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剔除非正常因素,先要理清以下邏輯:平價上網基于“項目運營期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合理收益”
二 對發電量影響因素評估水平及過程管控能力的總體分析和判斷


“發電量=接收輻射量*性能比(PR)*裝機量” 為發電量預測的簡易計算公式。上式3個變量中,裝機量為可控變量;其他兩個變量,在項目可研及設計階段,采用的是評估或預測值,可控程度較低。


1. 光資源評估


目前,許多項目的太陽能資源評估采用的是Meteonorm或NASA數據,圖7為在鑒衡檢測的電站中選取不同地區的10個典型項目,2018年實際觀測輻射量與項目工程代表年評估輻射量的對比;圖8、圖9為對項目資源評估水平的總體判斷。

 

 

 

幾點說明▼


將采用Meteonorm或NASA長時間序列數據,項目所在地評估結果的年際波動范圍作為評估結果可接受程度的評價依據(如,項目N8:—8%~+10%),2018年實際接收輻射量與工程代表年評估輻射量的偏差在年際波動范圍內,粗略地認為評估結果的準確度在可接受范圍內,否則,視為不可接受。


另外,根據鑒衡的檢測結果,采用參證氣象站長時間序列實測數據評估結果的準確度高于采用Meteonorm或NASA數據的評估結果。


總體看,光伏發電項目的資源評估水平還不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評估方法有待改進,評估過程的質量控制還無從談起。另外,項目的資源評估各自為政,集約化程度也不夠。


2. PR及其影響因素

 

目前,項目可研或初設過程,效率預測采用兩種方式,一是依托PVSYST中的各項損失的給定值,包括進行局部調整,核算PR,見圖10給出的示例;二是根據設計單位的經驗,給出各項效率損失的經驗值,并核算整個系統的PR值。

 

圖10. PVSYST效率預測示例


圖11為根據鑒衡對30個電站的檢測結果,給出的幾類比較典型、可相對客觀地進行監測的效率損失的統計結果。

 

對比看,上述兩種效率側算方法,給出的損失值與實際檢測結果均存在較大偏差,特別是PVSYST給出的結果,這可能與我國電站建設和運營過程更為粗放、受控程度更低有關。另外,PVSYST也存在需要系統性改進的地方,如:遮擋損失,系統中僅給出遮擋造成的輻射量損失,實際情況是:遮擋導致的間接失配損失較輻射量損失為倍數或極數關系。


另外,實際工作中,需要特別注意運行狀況的橫向比較及PR值的縱向波動,以便及時采取對策,消除特殊原因或可改變因素導致的性能偏差或異常波動。圖12為在鑒衡檢測的電站中選取不同地區的10個典型項目,每個項目選擇30個對比測試單元,根據實測結果,給出的組串運行電流偏差的統計結果;圖13為10個典型項目,月度PR的波動情況;圖14為根據PR波動情況,給出的受控程度的總體判斷。


幾點說明▼


1)運行電流極差率的計算方法為:同一對比測試組選定組串、同時點“(運行電流最大值—運行電流最小值)/運行電流均值”;


2)月度PR極差的計算方法為:當年12個月份中,月度實測PR的最大值—實測PR的最小值;


3)月度PR波動或極差可接受范圍的判定依據為: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在月份的晝間平均溫差核算波動允差的基數,再考慮其他因素及測量和計算誤差可能導致的偏差后,給出綜合判定的參考值。


從上面幾組數據可以看出,電站子項性能的離散度較高,隨時間性能波動也較大,反應出電站實際控制能力或受控程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結語


光伏行業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中。平價或低價時代光伏,需要更高的資源評估、效率和發電量預測水平及過程的管控能力。

 

原標題:紀振雙:過程受控程度低,發電量預測不準,計算出來的LCOE可信嗎?——光伏發電從規模擴張到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再思考


作者:紀振雙 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

 



作者:紀振雙 來源:鑒衡認證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