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某認為全球光伏產業需求不斷增長,市場集中度不高加上產業門檻偏低,在光伏補貼和旺盛市場需求帶動下,投入較少即可獲得較高收益,也吸引了批量“賺快錢”的投機者進入,其中分布式光伏問題尤多。
“這是解決3年前甚至是10年前要完成的事情,這些年大批沒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依靠強力補貼存活下來。”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紅煒持有相同觀點。他預計,未來大型地面電站運營企業將保持在10家左右,分布式企業樂觀情況也僅需五六百家,但現在則有10萬家左右。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光伏新增裝機中80%為分布式光伏電站,新增裝機同比增長2倍多。某機構相關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SNEC期間,以代工形式存在的分布式組件產能超10GW,超低的經營成本帶來超低的報價和堪憂的質量,干擾著光伏市場有序發展。
“補貼退坡機制沒有跟上技術進步速度,導致分布式利潤率還是比較高的,不控制規模未必是好事。同質化產品的擴充,已經導致項目開發成本上升,路條和接并網成本增加,非技術成本反而降不下來。即使不出臺新政,高效產能擴張也會淘汰掉低效產能,現在只是加速了淘汰過程。”李某補充道。記者也了解到,部分一線企業的產能擴張計劃依舊在推進。
迎來春天?
“根據統計數據,一線企業運行情況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海外市場口碑好的企業。二線企業和中小企業確實有停產現象,產能利用率下降,甚至產能閑置。” 針對部分行業內人士關于“這將導致我國光伏失去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產業鏈優勢”的擔憂,李某則認為這反而是“健康現象”。
“跳出圈子,光伏行業精細管理和成本控制潛力巨大,在‘531新政’帶來的洗牌過程中,不乏會有新秀產生。另外,政策也在引導企業加速科技攻關!蹦骋痪企業市場總監胡某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在迅速完成轉型或者謀求新突破口,比如展開全產業鏈和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
“高質量發展是好思路,新政沒有緩沖期,讓券商和銀行反應過激,資本市場的強烈波動給光伏企業造成很大困惑,由政策引發的破產潮甚至失業潮值得深思!蹦巢辉妇呙耸勘硎,盡管有人員調整等客觀原因,希望政策制定部門能及時關注到行業,“不要離企業和市場太遠!
北控清潔能源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濤曾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光伏春天的到來有兩個標志——實現市場化交易和去補貼。在電改大背景下,分布式光伏改革在細節上的逐漸突破意義重大;但尚有很多機制需要理順,比如補貼拖欠、融資成本、電網消納、土地成本和棄光限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