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國為什么要搞一帶一路?拉動投資和出口,實現中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
三駕馬車為什么出口和投資兩匹馬越來越弱呢?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了,實際上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都是中國,中國占世界的出口份額已經到了一定地步,再想大幅增長就比較難了。
因此要想繼續增加出口,那就要幫助世界各國實現經濟發展,搞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這個世界,每年經濟總量,中國15%,歐盟和美國都是20%~25%,日本大約6%,另外還有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什么意思呢?中國+發達國家占了全世界需求的70%左右。
因此幫助其余的30%的發展中國家把經濟發展起來,完善其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有效的激發其經濟發展,做大蛋糕,擴大對中國制造的需求,這就是要搞一帶一路。
另一方面是投資。
非常明顯,中國本土的基礎設施骨干覆蓋已經完成,中國的國土和美國差不多大,但是不管是通信網絡基站數量,電網線路長度,高速公路里程,高鐵里程均已經超過了美國。
雖然還有5G網絡,機場建設等機會,但是總體來說,依靠基礎設施來拉動經濟增長的能力是趨弱的。
房地產也是一樣,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城市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購房的需求,極大的促進了房地產的繁榮。而現在隨著城市化漸漸進入末期,年輕人口的不斷減少,房地產的拉動作用也在不斷降低。
本土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趨于飽和,那就要去一帶一路國家尋找機會,這些國家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市場都處于短缺狀態,因此修建基礎設施和房地產能夠帶來巨大的收益。
不要說一帶一路國家,我國近幾年高速發展的兩個省份:貴州和重慶,增速都在全國前三位,其實仔細一看,這兩個省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的增長占了經濟高增長的主力部分。尤其是貴州,以前交通很差,現在縣縣通高速。
重慶和貴州的高速發展經驗表明,對于不發達地區,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非常大的。
2016年10月,埃塞俄比亞通車的亞吉鐵路,從該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到港口吉布提,長度752.7公里。該鐵路由中國建設和運營,造價高達四十億美元。埃塞俄比亞90%以上的進出口物資經由吉布提,亞吉鐵路建成,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的運輸時間從公路運輸的7天減少為10個小時。
這對埃塞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將是飛躍性的。由于該條鐵路由我國企業負責運營,因此我國不僅可以獲得較大投資收益,而且還能極大的增加對中國制造的需求,拉動我國產品和服務出口。
當然一帶一路我國也要注意風險,我國有幾句俗話“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墻”,一帶一路上的這些國家,之所以貧困落后,是有其內在原因的。
雖然我們嘴上要政治正確,說全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但是其實我們內心要清楚的知道,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別是巨大的。有的國家和民族,怎么幫扶也不會發達起來的,
反而有可能因為一帶一路和中國的經濟交往擴大,從而來華留學和經商人數逐漸增多,帶來移民問題。這是需要警惕的。
3. 中國已經進入了發達國家攻堅階段。
投資和出口對經濟的拉動都在走弱,因此要保證經濟繼續快速發展,必須要保證國內產業能很好的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求。
我國目前的工業和產業能力,滿足中低端消費需求是沒有問題的,在中低端產業領域,以前長期困擾中國的產量不足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進入了產能過剩的時代,現在是到全力攻克高端產業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的時候了。
如果我國的高端產業不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那么這個需求就會被外國產品和服務占領,無法拉動我國經濟發展。
簡單的說,中國消費者花了100元,有70元買了國產貨,有30元買了外國貨,因此雖然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100元,但是對于國產產業來說,實際上只能滿足70%的需求,要想擴大對國產貨的需求,拉動經濟發展,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向高端。
而要走向高端,唯有大力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保護知識產權,和發達國家產業直接競爭,刺刀見紅硬碰硬。
目前來看我國在2017年對研發的投入是做的不錯的,R&D費用達到了1.75萬億元,增速高達11.6%,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R&D的支出占GDP總量為2.12%。專利也在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