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電力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清潔低碳發展趨勢明顯
截至3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裝機容量17.1億千瓦、同比增長6.1%,增速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其中,火電裝機容量11.0億千瓦、同比增長3.7%,增速同比降低1.3個百分點。
電力供應主要特點有:
一是發電裝機結構延續清潔化發展趨勢,煤電新增裝機容量同比減少近六成。一季度,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491萬千瓦,同比增加304萬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1852萬千瓦,占新增總裝機的74.3%,創歷年新高,同比提高24.9個百分點;基建新增煤電420萬千瓦、同比減少57.3%,化解煤電過剩產能順利推進,從嚴控制煤電新增規模效果明顯。
二是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快速增長。全國規模以上發電量1.5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0%。其中,水電發電量19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火電發電量1.2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回落0.5個百分點。全口徑并網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發電量分別為343、978、611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66.2%、39.1%、11.6%。
三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等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不合理棄風棄光問題持續得到改善。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922小時,同比提高34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利用小時617小時、同比降低6小時;在電力消費快速增長、水電發電量低速增長等因素影響下,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1089小時、同比提高52小時;并網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為289、592、1690小時,同比分別提高14、124、59小時。在政府和電力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下,上年以來棄風棄光問題持續得到明顯改善,棄水問題也得到緩解。為進一步促進棄風棄光問題的緩解,今年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分別制定了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22項和24項工作措施,在加快電網建設、合理安排調度、加強全網消納、加大市場交易、推動技術創新等多方面推進清潔能源消納,今年一季度棄風棄光問題延續改善趨勢,無棄水電量。
四是農網及配網投資比重繼續過半,跨區和跨省送電量均實現快速增長。一季度,全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同比下降23.2%,主要是因上年多個特高壓項目已投產,以及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已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當前在建項目減少;全國110千伏及以下電網投資比重占電網總投資比重達到53.6%,繼續保持在50%以上。全國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6341萬千伏安、同比少投產373萬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8450千米、同比多投產83千米。特高壓交直流工程助推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提升,跨區和跨省送電量均實現快速增長,一季度全國完成跨區送電量同比增長26.1%,增速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跨省送出電量同比增長22.9%,增速同比提高13.5個百分點。
五是煤電企業經營形勢仍然較為嚴峻,電網企業經營面臨較大挑戰。1月份電煤價格延續上年的上漲勢頭,2月9日發布的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5500大卡現貨成交價達到752元/噸,比上年末上漲近50元/噸;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多措并舉對電煤增供控價,電煤供需形勢明顯緩和、市場電煤價格下降,3月30日發布的CECI5500大卡綜合價、現貨成交價分別降至598、625元/噸。但在電煤價格同比繼續提高、市場化交易導致電價下降等因素共同影響下,煤電企業經營形勢仍然較為嚴峻,部分大型發電集團煤電板塊仍然整體虧損,虧損面接近50%。受煤電企業持續虧損、煤電新開工項目減少等影響,發電設計、建設施工等企業經營形勢也較為嚴峻。電網企業經營面臨較大挑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同時,電網企業履行電力普遍服務義務,貫徹落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援疆援藏等戰略部署,持續加大農網建設投資,投入巨大,經濟效益無保障,部分省級電網企業虧損。
(三)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寬松,部分地區出現錯峰限電
一季度,華中區域電力供需偏緊,華北、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華東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余,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較多。其中,河北南部電網、江蘇、湖北、湖南、河南、江西、貴州等省級電網在大范圍雨雪冰凍期間采取了有序用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