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電網相比,微電網的經濟性主要體現在:
1、熱電供應聯合優化
在一些國家,熱電聯產(CHP)系統只是部分用于發電。然而,CHP系統的主要目標是利用余熱為用戶供暖,并通過熱電聯合優化方式發電。對于集中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而言,絕不會將熱能的利用作為主要目標。在此考慮使用CHP系統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并提高總體發電效率。通過CHP系統的使用,總體發電效率可以由傳統火電技術的33%或聯合循環燃氣輪機(CCGT)的50%提高到80%以上。CHP是微電網經濟性的核心,通過盡可能地減少發電機組和負荷間的熱能傳輸損耗實現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基于CHP的發電機組應位于熱負荷的場所附近。
2、供需聯合優化
供需聯合優化是微電網經濟性第二個需要優先考慮的事項。傳統的電力經濟性需要延伸到微電網中。在主電網規模經濟性中,負荷控制是在分析和規劃階段通過需求側管理、減載、可中斷的收費|合同等方式來解決。對于微電網而言,衡量此聯合優化最重要的判斷標準是任意時間點的自發電邊際成本。在發電經濟中不考慮投資成本回收、交叉補貼、非精確計量與計費。在主電網規模經濟中,費用和環境方面的因素也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對微電網而言工序優化相對更容易實現,因為生產者與消費者屬于同一決策人。
微電網是小規模的局域電網
局域電網可分為現代型和傳統型兩類。
現代型局域電網是能源革命的產物,它有兩種形式:有源配電網和微電網。
能源革命將使大多數甚至全部存量和增量配電網變為有源配電網,在未來的配電網內,會出現眾多分布式天然氣、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電源,它們就地消納,參與配電網內的供需平衡和交易,由配電網統一協調運行,因此,有源配電網實行一體化運營模式是必要的。微電網則是明確的、也是典型的由一個主體統一運營的局域電網,只不過規模小而已。
并網型微電網實際上也是一種小型增量配電網,它的主要特點除規模小、并網后可視為可中斷系統外,最重要的它是實行一體化運營管理的市場主體。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推進并網型微電網建設試行辦法》,微電網的運營機制(包括特許經營方式),為今后有源配電網的運營提供了一種可以借鑒,甚至基本可以復制的模式。
總結
從電力工業和政府監管機構的角度,可以看到微電網在整合電力用戶附近小規模發電機組方面具有多種優勢。以分布式發電現有的監管和經濟框架為背景的微電網經濟性分析指出,微電網可能在相當可觀的能源需求方面具有多種經濟效益。微電網的短期收益也有更多的可能性適用于長期發展。微電網可以直接促進其他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減少家庭和辦公用電需求,為社會帶來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