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服務業經濟質量的不斷提升,有效促進了我國居民和政府收入的提高。今年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低于5%,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就業形勢穩定向好。從政府收入看,1—2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5.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
先行指標連續20個月超50%
從作為先行指標的1—3月份采購經理指數看,中國經濟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發展預期穩定向好。
今年1—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別為51.3%、50.3%和51.5%,連續20個月位于50%以上的景氣區間,制造業呈現穩中有升的較好發展態勢;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5.3%、54.4%和54.6%,連續7個月穩定在54%以上較高水平;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4.6%、52.9%和54.0%,處于較高景氣水平。
“今年以來,三大指數均持續位于景氣區間,顯示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實體經濟生產經營活動繼續保持穩步擴張態勢。”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指出。
3月份,我國非制造業業務總量的增長繼續快于制造業生產,顯示我國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升級;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PMI高于制造業總體水平,表明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動能培育加速推進,制造業不斷向高端邁進,供給質量進一步提升。
分月份看,3月份我國制造業PMI為51.5%,高于上月1.2個百分點,升至一季度高點,制造業擴張提速,呈現穩中有升態勢。隨著春節后企業集中開工,生產經營活動加快,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3.1%和53.3%,分別比上月上升2.4和2.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高于生產指數,制造業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三大指數回升態勢明顯,顯示未來發展態勢預期向好。總體上,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奠定良好開局。”專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