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據證券日報報道:”隨著一系列數據出爐,光伏發電在2017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5306萬千瓦,居可再生能源之首。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與此同時,棄光現象明顯改善,棄光率下降3.8個百分點。
可以說,光伏已成為我國在國際交往中的一張名片,不僅服務于國內能源轉型,也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轉型也作出了貢獻。
也正因為此,兩會前夕,全國各省代表、委員已就光伏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提出了不少議案。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其主要圍繞加快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穩步可持續發展,具體包括光伏扶貧、合理安排光伏建設工作、設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簡化審批助力光伏產業發展等。
看好2018年光伏發展
正信光電扶貧項目總監洪家勁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政策應該要從光伏技術的開發和光伏產品的實際應用兩個方面加以引導。一方面應加大對光伏的科研項目的補助力度,激發新技術的產生,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科技市場的開源流通,讓光伏的新產品和新技術能夠被廣泛應用到實際當中去。
“對于精準扶貧政策,我建議當地政府加大政策力度,對扶貧項目的融資、協調進行重點支持,以確保項目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并以此作為脫貧的新途徑,造福更多百姓。”洪家勁表示。
而針對合理安排光伏建設工作、設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簡化審批助力光伏產業發展等問題,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博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國家和光伏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光伏行業發展已逐漸成熟,而與其他國家相比,雖然我國整個光伏產業鏈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我國光伏發電的非技術成本仍然較高,希望能有相關政策,推進非技術成本的下降。
技術支撐產業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光伏業界人士認為,技術仍然是光伏產業于2018年乃至未來很長時間的主要發展支撐。
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向《證券日報》記者預測,2018年我國光伏產業整體依然會保持強勁的上升趨勢,新產品新技術相繼問世,產品價格下降,整個行業逐漸進入平價上網階段。而技術核心是圍繞著促進產品低本高效,以及有望實現規模化應用。
正信光電技術質量總經理王棟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2018年光伏產業會繼續呈現穩步上升的發展趨勢,技術的更新速度會加快,技術內容會向如何提高發電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向靠攏,例如雙面雙玻,多主柵技術等符合發展方向的技術,在市場上會受到廣泛關注。
楊立友博士表示,領跑者、分布式、光伏扶貧仍然是2018年光伏行業發展的主題,2018年的全國裝機量預計與2017年相差不大。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發展,降低度電成本,逐漸擺脫對補貼的依賴是整個行業的發展目標,而不斷提高組件功率和發電效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方式。預計今年金剛線切割、半片、PERC等技術等應用規模將不斷擴大,伴隨著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成熟,這些技術的成本將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