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間投資回暖顯著的背后,尤其是制造業的提升,是民營企業對經濟發展信心回升。在制造業民間投資結構中,新經濟、新能源的比重不斷提高,而傳統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不斷下降,民間投資結構明顯優化。
新能源產業聚焦分布式光伏
除了新能源汽車,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浙江的新能源產業投資增速更是達到了30.1%。而這一數據是從2016年全年的10.5%,持續加快到今年一季度的22.2%,并一路增至上半年的超30%。在浙江的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能源產業的投資總量居第二。
浙江作為一個能源消耗大省,其能源需求不斷增加,而能源自給缺口和電力自給缺口都在逐漸擴大,發展新能源產業迫在眉睫。
受訪人士均表示,浙江的民資投入新能源領域的還是集中于光伏產業,特別是家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今年上半年浙江光伏產業投資增長迅速,主要是因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速度較快。”浙江省光伏協會秘書長沈福鑫指出。
特別受關注的是浙江的正泰集團。作中國大陸首家大規模量產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并最早投資光伏電站的正泰集團,其2016年注入光伏資產后,光伏業務同比增長超過36%,成為正泰集團實現整體業績增長的重要推力。
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2016年以前,正泰主要以地面電站為主,通過這兩年的努力,預計到2017年底,分布式電站將占正泰整個裝機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017年8月,正泰集團被阿里巴巴集團選中,為其建造一座300兆瓦的分布式屋頂光伏電站。
這也是目前浙江省扶持的重點。2016年發布的《浙江省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2020年浙江省光伏發電規劃將達到800萬千瓦以上,其中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達 360萬千瓦以上。
為了推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浙江省各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比如企業如果愿意提供屋頂,國家賣給企業的電可以打八五折;為了企業能夠實現盈虧平衡,財政還補貼差額的款項。
受訪企業和專家均提出,浙江光伏行業的發展,也得益于整個行業成本的下降。
光伏行業的黑馬企業浙江展宇光伏科技市場部總監姜丞告訴記者,自2004年以來,中國的光伏組件售價由每瓦30元左右降到了每瓦2.5元。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曾公開表示,我國光伏發電實際成本從2013年到2015年下降超過20%,光伏初始投資從1萬元/千瓦降到8000元/千瓦以內。
姜丞指出,雖然浙江省的太陽能資源一般,但浙江省各市縣出臺的光伏補貼政策是全國最多的,也是補貼力度最大的。
而且浙江省內豐富的科研及技術支撐資源也能支撐起這個產業的發展。
今年3月,浙江省發改委正式發布了《關于下達2017年全省百萬家庭屋頂光伏工程建設年度指導計劃的通知》,計劃2017年新增家庭屋頂光伏20.1萬戶。
“如果一戶人家的家庭屋頂光伏需要3萬,那么20.1萬戶就約60億。這樣今年下半年,光伏產業的投資能保持上半年快速增長的態勢。”沈福鑫說。
作者:姚建莉 徐凱文 吳佳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