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吉林省是少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種類較為齊全的省份之一,水能、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資源均具有較為豐富的儲量。同時吉林省化石能源儲量不足,“貧煤缺油少氣”,煤炭自給率不足50%,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市場條件。 “十二五”期間,吉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快速
2.分類目標
(1)風電。到2020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550萬千瓦,其中集中式風電52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25萬千瓦。到2030年,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300萬千瓦。
(2)生物質。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131萬千瓦,開發生物質成型燃料500萬噸,沼氣1億立方米/年,生物質液體燃料10萬噸。到203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170萬千瓦,開發生物質成型燃料800萬噸,沼氣2億立方米/年,生物質液體燃料30萬噸。
(3)太陽能。到202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240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地面電站220萬千瓦,分布式電站2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300萬平方米。到203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64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500萬平方米。
(4)水電。到2020年,水電裝機容量645.2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裝機170萬千瓦。到2030年,水電裝機容量885.2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裝機410萬千瓦。
(5)地熱。在有條件的地區大力推廣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到2020年,全省達到2400萬平米供熱制冷面積。
(6)示范工程。到2020年,新能源示范城市達到7個、低碳能源示范縣達到4個。
表4.3-1“十三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指標
五、吉林省“十三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重點任務
“十三五”期間,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要著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充分發揮省內資源優勢,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制定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實施具有推廣意義的新能源應用示范工程,進一步擴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規模總量,提升利用水平,探索符合吉林省實際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良性發展道路。
(一)總體布局
為優化吉林省區域性可再生能源發展布局,在分析研究全省可再生能源開發空間和時序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可再生能源資源分布情況和各地能源消費需求,對“十三五”期間全省可再生能源發展進行總體布局,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一區、一線、七大工程”建設(即:“117”布局)。
1.一區。即“長吉圖”可再生能源生產消費區。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戰略開發區域,同時也是吉林省能源生產消費的重點區域,抓好長吉圖區域內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對實現我省“十三五”期間能源消費革命任務至關重要,要依靠區域內新能源資源,充分開發水電、生物質以及分布式新能源,同時,通過電網將白城、松原區域富集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力向區域內輸送。加快500千伏扎魯特配套輸變電工程建設,改善西部地區電力送出條件;重點推進豐滿大壩重建、敦化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盡快建成九臺生物質熱電廠等7座農林生物質熱電廠和長春東南等5座垃圾電站;大力實施以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煤炭、以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替代燃煤供熱“兩個替代”;加快推進農安國家級低碳能源示范縣、敦化等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
2.一線。即可再生能源電力外送線路。積極協調推進蒙東扎魯特~山東青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將可再生能源電力打捆送至華中負荷中心,進一步加強省內盈余電力送出能力。著力發展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滿足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及電力跨區域輸送需要。
3.七大工程。“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千萬噸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工程,百萬千瓦光伏發電工程,百萬千瓦水電工程,可再生能源裝備研發制造工程,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工程,可再生能源外送工程,地熱能勘探開發工程。
(二)重點任務
1.適度有序開發風電。重點推進已取得國家核準計劃的風電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在中東部地區統籌考慮風能資源、接入條件、用電負荷等情況,加大分散式風電接入規模。繼續推進西部地區已規劃風電場的續建項目,依托洮南、長嶺500千伏變電站的相繼投入運行,擴大洮南、長嶺風電接入規模。優先支持風電利用模式創新,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風電消納,繼續擴大風電清潔供暖規模,實施風電制氫示范等風電綜合利用工程。
“十三五”期間新增裝機規模105萬千瓦,吉林省風電項目開發時序及布局見表5.2-1。
表5.2-1吉林省風電開發時序及布局(萬千瓦)
2.大力開發生物質能源。根據吉林省生物質資源賦存量和能源需求,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加快發展農林生物質成型燃料,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有序發展垃圾發電,開發秸稈氣化和液體燃料。重點以秸稈成型燃料替代燃煤為目標,以供熱價格高的商用和工業用戶為切入點,逐步向民用供熱項目延伸,不斷擴大秸稈成型燃料集中供熱示范面積。
1)推進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根據生物質資源分布情況和農林生物質電廠、城市生活垃圾電站建成情況,在“十三五”期間重點規劃新建扶余等26座農林生物質電廠和通化、榆樹等8座垃圾電站。具體項目見表5.2-2和表5.2-3。
表5.2-2“十三五”期間重點規劃新建的農林生物質熱電廠
表5.2-3“十三五”期間重點規劃新建的垃圾電站
2)推進生物質成型燃料項目建設。以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煤炭、以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替代燃煤供熱“兩個替代”為方向,加快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發展,到2020年,生物質成型燃料開發500萬噸,其中,在中部發展秸稈成型燃料300萬噸,在中東部發展林業生物質成型燃料200萬噸。全省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面積達到1億平方米,解決30萬農戶清潔能源使用問題,其中宏日新能源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工商企業供熱(蒸汽)。推廣固得為秸稈成型燃料發展模式,建設10個5萬噸秸稈成型燃料示范項目,到2020年,推廣農村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爐具30萬套。
以處理禽畜養殖糞便和工業污水為重點發展大中型沼氣項目,主要建設雙陽浩鑫肉牛養殖沼氣工程等示范項目,到2020年,沼氣產氣能力達到1億標準立方米。
作者: 來源:吉林省能源局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