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行業本質是制造業,一個必須通過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實現“平價上網”的制造業。
II. 平價上網
一般的制造業價格殺的足夠低以后,寡頭就形成了,價格也穩定了,企業多年的固定投資就開始產生利潤了。
但是光伏行業的殘酷在于即使價格已經下跌了90%,但是格局仍然還沒有形成,價格下跌仍然沒有結束。因為太陽能行業的價格的命運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掌握在火電企業的手中。
太陽能要實現與火電進行競爭,就要實現平價上網。
所以,在沒有實現平價上網之前,行業的公司只能繼續投資,擴產能,提高技術,降低成本,連松一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平價上網”就成了所有光伏企業的一個夢。
那么,即使光伏企業實現了平價上網,那么本質上光伏企業還是制造業,這些組件企業還是買多晶硅加工成組件賣給EPC企業,然后賺價差的模式。
夢想歸夢想,商業歸商業。那么實現平價上網了,太陽能組件會是一個好的投資行業嗎?
先看風電行業最大的公司-維斯塔斯,2008年開始,風電行業產能過剩,組件的價格從6.8元/W下跌到2012年的3.8元/W。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時間中,我們同樣看到維斯塔斯每年都在虧錢,同時為了提高產能,每年都需要新的資本投入,所以每年的自由現金流都是負的(2011年凈利潤也是負的,但壓了應付款所以導致自由現金流為正)。
所以,在2008-2012年的這5年時間里,為了實現風電“平價上網”,再疊加“產能過!焙汀笆袌鱿禄,一大批的企業倒閉。
經過5年的組件價格下跌,最終風電組件的價格穩定在3.8元/W(這幾年都沒怎么大的波動)。而維斯塔斯由于隨后幾年不需要太多新的資本投入,技術進步帶來毛利率和凈利潤率的改善,使得VWS的roe不斷提高,從2009年的6.05%到2014年的20%,再到2016年的32%,其股價也接近創新高。
再回到太陽能行業,當達到平價上網以后,可以預期的是到時光伏組件的價格將趨于穩定,而決定公司份額的是公司產品的質量和市場運營能力,決定盈利能力的是技術導致的成本下降。
這里做一個假設,現在晶科的中游全產業鏈組件1W需要投資1.4元,技術進步導致未來投資成本下降,1W只需要1元,甚至更低,而1元的投資能帶來2元的銷售,5~10%的凈利潤率就能產生0.1元~0.2元的凈利潤,再加上杠桿的作用,ROE不就跟現在的風電一樣了嗎?
那么到時候,你想要的高的凈利潤率、穩定的ASP、高的ROE、穩定的現金流、持續的分紅、摸不著邊際的天花板都有了,只是沒有了便宜的估值。
作者:曉月初升 來源:三錢二兩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