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寧夏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光伏發電規模達1000萬千瓦以上

2017-06-05 12:11:39 太陽能發電網
  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于日前發布《寧夏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區將通過深化能源重點領域改革,構建高效清潔能源消費模式等方式,優化能源發展結構,引導能源產業健康發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綠色。   “十二五”時期,我區能源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超
  三、高水平建設國家能源加工轉化基地

  以煤炭精深加工為主攻方向,堅持綠色開發、清潔高效、高端引領,打造寧夏煤炭產業升級版,構建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的能源加工轉化產業體系。

  1.加快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調整

  穩步推進寧東大型煤炭基地開發。按照優化存量、保障供給、提升效益的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煤礦產能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重點圍繞寧東基地電力外送和現代煤化工項目用煤需要,按照減量置換原則配套建設一批煤-化、煤-電-鋁一體化煤礦,穩步提高寧東煤炭基地煤炭產能,到2020年,寧東形成1億噸煤炭產能,建成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

  積極穩妥化解落后過剩產能。本著有進有退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制化和市場化手段,通過政策支持引導,對產能60萬噸以下的煤礦,安全、環保、技術資源規模不達標的納入去產能計劃關閉退出一批,資源基礎好、具備整合改造條件的實施整合改造升級一批,保障民生或特殊煤種供應的少量保留一批。鼓勵長期虧損、災害嚴重的煤礦主動退出,引導市場競爭力不強和無配套轉化項目的煤礦停建緩建,壓縮煤炭現有產能,為與煤電、煤化工配套的大型煤礦騰出發展空間,推進煤炭行業結構調整,實現煤炭行業整體扭虧脫困升級和健康發展。

  大力推進煤炭綠色開發。在煤礦設計、建設和改造等環節,嚴格執行安全和環保標準,因地制宜推廣使用“充填開采”、“保水開采”和“煤與瓦斯共采”等綠色開采技術。強化資源開發管理,優化開采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回收率。完善礦區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繼續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實施粉塵綜合治理,降低粉塵濃度。提高原煤入選比例,加強煤炭洗選加工,完善地面配套洗煤廠建設,升級改造現有煤礦洗選設施,原煤洗選比率達到90%以上。大力發展礦區循環經濟,提高礦井水、煤矸石、煤泥、煤礦瓦斯等綜合利用水平,構建煤基循環經濟產業鏈。

  努力提升煤礦安全保障水平。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產煤礦開拓部署,完善生產系統,加強煤礦智能化建設,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和生產效率。以災害防治為重點,不斷加大煤礦安全改造投入,健全煤礦安全生產投入及管理的長效機制,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強職業健康監護。


  2.清潔高效發展煤電

  穩步發展大型煤電。結合電力市場形勢,圍繞滿足寧東向浙江輸電和區內用電增長需求,建設6個寧東電力外送配套電源,推進2-3個區內負荷中心用電電源建設,嚴格把控煤電投產節奏。新建機組采用高參數大容量空冷機組和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等節能環保先進技術,100萬千瓦新建空冷機組供電設計煤耗不高于299克/千瓦時,60萬千瓦級新建空冷機組不高于302克/千瓦時。到2020年,新增大型煤電裝機1000萬千瓦以上,寧東國家大型煤電基地達到2000萬千瓦左右。

  積極發展熱電聯產。根據城市供暖用熱需求,穩步推進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中寧、大武口等城市高效燃煤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完善配套供熱管網,鼓勵城市周邊有條件的現役燃煤機組實施供熱改造,構建以熱電聯產為主的城市集中供熱體系。鼓勵低熱值煤發電與熱電聯產相結合,按照“以熱定電”原則,適時推進寶豐、慶華2個低熱值煤熱電項目建設,新建熱電聯產項目優先采用背壓式熱電聯產機組。新建30萬千瓦級空冷熱電機組設計供電煤耗不高于327克/千瓦時。

  加快現役機組改造升級。加快實施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升級改造行動計劃,因廠制宜采用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電機變頻等成熟適用節能改造技術和超低排放環保技術。推動熱電機組儲熱改造和純凝機組靈活性改造,提高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對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等級亞臨界、超臨界現役機組全部實施綜合性、系統性節能改造和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供電煤耗達到同類型機組先進水平,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實現供電煤耗、污染排放“雙降低”和安全運行質量、技術裝備水平“雙提高”,打造高效清潔可持續發展的煤電產業“升級版”。


  3.打造煤化工產業升級版

  建設國家級寧東現代煤化工基地。統籌能源、水資源和環境容量,高效清潔利用煤炭資源,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烯烴,實施煤制油領跑者計劃,建成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爭取開工建設二期400萬噸,打造世界煤制油高地,把寧東基地建設成為千萬噸級大型煤化工基地。按照精細化發展方向,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大型企業,推進煤制燃料、煤制烯烴等升級示范,加快煤化工產品向下游延伸,發展工程塑料及樹脂、合成纖維、精細化工等下游高端產業發展,構建煤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體系,打造寧東基地升級版。

  改造提升傳統煤化工。鼓勵焦炭、合成氨等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方法調整,增加高技術、高附加值、具有市場需求的產品比例,重點推進焦炭氣化、焦爐煤氣和焦炭聯合氣化制甲醇、烯烴,延伸產業鏈,實現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的轉變。實施電石等傳統化工綜合利用和循環化改造,提高焦爐尾氣、焦油、電石尾氣綜合利用率。

  積極推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結合煤氣互補、碳氫平衡的煤炭綜合利用多聯產,利用碳一、碳二基礎產品,按照多品種、差異化原則,進一步延伸發展種類數量繁多的煤化工下游產品。支持企業以中低溫干餾制氣、制油為主要產品路線,開展煤炭分質利用示范。鼓勵煤-化-電-熱一體化發展,探索煤炭深加工與煉油、石化、電力等產業有機融合的創新發展模式,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和能量的梯級利用。


  4.積極有序發展石油天然氣加工產業

  加快煉油企業升級改造。以汽、柴油質量升級為著力點,加快汽柴油深度加氫脫硫、汽油催化重整、柴油加氫精制等裝置建設;加快完善硫磺回收、煙氣脫硫脫硝、制氫等措施;鼓勵企業加大投入,采用先進技術實施升級改造,大幅增加加氫能力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著力降低水耗、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煉油企業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實現區內生產供應汽柴油全部達到國V標準。

  促進煉化產業結構優化。按照產業園區化、煉化一體化、規模大型化的要求,加快推進寶塔石化120萬噸PTA項目建設,提升石油化工發展水平,促進石油化工與寧東基地煤化工融合發展。

  推進區域性LNG基地建設。利用西氣東輸過境便利優勢,加快引進鄂爾多斯盆地氣田氣源,在保障民生用氣穩定供給的基礎上,建設LNG及儲存設施,形成服務1000公里范圍內的LNG基地,推動交通燃油替代計劃的實施,促進節能減排,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四、創新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建設

  以產業集約、技術領先、結構優化、科學消納、經濟合理為方向,堅持集中式與分散開發利用并舉,集中送出與就地消納結合,資源開發與產業帶動相結合,優化開發布局,擴大風電、光伏發電開發規模,推動寧夏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新能源新技術項目,并探索一套可在全國推廣的新能源管理機制,提高新能源生產消費比重,全面完成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建設。

  1.有序發展風電

  科學規劃風電場布局和規模,建成賀蘭山、麻黃山、香山、南華山、西華山等大型風電場,依據風能資源條件和市場消納能力,有序開發韋州、正義關、高沙窩、六盤山、月亮山等地區風電資源。鼓勵企業引進推廣微風發電技術,建設滿足區域供電需求的小型風電項目,形成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相結合的風電發展格局。到2020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100萬千瓦以上。積極引進上海電氣、東方 電氣等新能源裝備企業,引導企業在項目開發地就近發展風機、葉片等裝備制造及新能源檢修基地,提升兆瓦級風電機組整機及重點核心部件的配套生產能力,提升風電裝備制造和服務水平,實現風電開發與配套產業協調發展。

  2.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

  按照集約化、園區化、規模化發展的原則,統籌土地資源和市場消納,重點規劃建設鹽池、海原、同心、中衛、中寧、紅寺堡、青銅峽、寧東、紅墩子等10大光伏園區,統一布局建設園區基礎設施,統一資源配置和準入標準,以光伏產業發展帶動其它領域投資增長,集中培育一批百億元的龍頭企業,使之成為寧夏產業發展、改革創新的排頭兵。支持不同技術路線的太陽能熱發電,建設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擴大“光伏+”多元化利用,鼓勵在工業園區、大型公共建筑及民用住宅屋頂、農業大棚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推進光伏與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開發、防沙治沙、生態旅游一體化發展。加快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到2020年,爭取光伏發電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形成千億光伏產業集群,并成為帶動和促進自治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3.積極發展其他新能源

  鼓勵在生物質秸稈資源相對豐富區有序發展生物質能成型燃料、支持大型畜禽養殖場發展沼氣發電。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在五個地級市所在地布局建設城市垃圾發電。加快地熱能資源勘查,利用干熱巖、地源熱泵等技術,推進地熱資源在城市供暖、健康旅游等領域的利用。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20萬千瓦。結合黃河黑山峽河段水利工程進度,適時開展大柳樹水電站前期工作。

  4.推進新能源體制機制創新

  完善并網運行服務,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出力預測機制,建立新能源優先發電權,解決好無歧視、無障礙上網問題。建設抽水蓄能電站,鼓勵對燃煤機組進行技術改造、對熱電聯產機組加裝蓄熱器,建立新能源輔助服務交易,推動現有燃氣、燃煤火電實施深度調峰,提高電網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將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努力實現規劃內的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利用好寧東至山東、寧東至浙江直流等外送輸電通道和完善配電網建設,促進可再生能源外送。開展新能源微電網建設試點。積極開展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系統一體化運行示范。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參與直接交易、跨省跨區消納,鼓勵可再生能源供熱以及實施電能替代。優化能源開發布局,創新用能方式,擴大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建立具有寧夏特色的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模式。


作者: 來源:寧夏發改委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