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認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已成為全球共識,也是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必經之路。
但是如果業主這方面能力不強,他采用那種方式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你采購過來的東西并不是最佳配置,其實在光伏行業里邊就會遇到這個問題。很多企業還是延續以前的方式,最終工程干完了,出現了質量問題責任說不清了。比如說組件這個問題,組件產品其實甲方供上去,另外一方是施工的,那組件最后出現問題,那到底是甲方的組件有問題還是乙方施工有問題?這個是很難判斷的。所以最后到現實落實的時候會經常發生扯皮的事情,而且時間越長問題越大。
我認為未來的光伏業的發展,以總承包的形式是更加科學、更加有效率的,更加容易控制質量和進度。比如五大發電公司,他們立項的速度很慢,預算批準是按年走的,光伏三個月就干完了,所以他們面臨資金、決策上的一堆問題。但是通過EPC,再加上融資解決方案,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快速得到解決。EPC方式成本其實更低,質量也更容易控制。我們的質量控制體系遠遠比一般的甲方控制嚴格得多,因為我一年四季就干這一個活。他今天這個干完了,下次再干其他的就解散了,他的人永遠是不專業的,我這個體系像流水線一樣,常年周而復始的干這個事,我可以有實驗室他沒有,我可以做檢測,我可以到廠監造他沒有,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
問:未來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發展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張建新:未來的主流能源必然是光伏和風力發電等新能源主導的,也就是低碳化的。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發電,不會一下子退出歷史舞臺,會慢慢地退出。這是創新所帶來的,因為現在的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成本在迅速的下降,如果考慮到二氧化碳排放所帶來成本,二氧化硫排放成本,對環境的影響,其實火力發電的成本要高于風電和光伏的發電成本。
問:從事光伏行業這么多年,經歷了行業的跌宕起伏,你有什么感受?
張建新:就是痛并快樂的,痛在哪兒?光伏行業,可以說沒有哪個行業的價格跌宕起伏這么大,我們曾經買過350萬億噸的多晶硅,現在就10萬塊錢,哪個行業能降到以前價格的3%?我們以前干EPC,最早的時候是90塊錢一瓦,現在就50塊錢一瓦,這個行業價格波動劇烈。另外這個行業熱的時候讓你覺得天天是火爐烤著,但是冷的時候讓你覺得要絕望、崩潰。從2008年到現在,很多大企業的“先發優勢”,結果發現很多先驅都變成了先烈,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都被后浪推倒在沙灘上了。而且這個事情并未結束,仍在繼續演繹著不同的神話,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讓你痛并快樂著,我想不出更好的詞,經常是在天堂和地獄之間來回行走?鞓吩谀膬?光伏行業,我覺得它是價格的暴跌,對產業者,他們成了推動光伏行業發展的訓導使,他們為光伏行業的比較不但付出了汗水、青春、淚水、鮮血、資本、錢,但是總體來說推動行業的進步,比如現在價格降到很低。價格很低,對于光伏制造者是一個痛苦的事情,但是對于光伏行業在全國的爆發式增長卻創造了條件。
新能源這兩年,可以說最早歐洲是發動機,現在中國是主要發動機,因為成本的下降,比如在印度,在巴基斯坦,光伏發電的成本低至6個美分,甚至4到5個美分,3個美分,火力發電是8個美分。在中東、非洲、南美這些變革全部會發生,所以光伏行業和風力發電,為什么選擇這兩個行業?這對世界的能源結構,未來十年可能比我們預測的速度還快,不僅是需求側平價上網,我看供給側平價上網都成為一種可能。
問:本月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對于企業走出去,你認為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在政策的落地等方面,有沒有哪些意見或者是建議?
張建新:需要克服的困難我覺得還挺多,有環境的困難,因為現在“一帶一路”國家很多國家是窮的國家,窮的國家有好處就是中國的技術標準都比較容易落地,中國的資本也容易落地,有些好的方面。困難是當地國家的匯率波動,稅收的復雜程度,配套環境缺乏,勞務、設備缺乏,還有政府有時候經常動蕩變革等等,這一系列是主要的問題。走出去,需要根據每一個國家情況量身定制。“一帶一路”我覺得這是一個百年戰,甚至更長的戰役,這可不是一年、兩年、三年。中國應該按照一個國家一個具體分析,穩扎穩打的推進和實施,不能太冒進,這是我們考慮的需要克服的問題,整體的策略。
外匯政策的落地,中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擔保機制。 “一帶一路”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有政策需要深入的去落地。想落地也挺難的,比如我們在巴基斯坦談了一個項目,巴方政府把價格從14.5分降到6美分的,邊談邊降,邊談邊降,降到現在還沒有落地,我們也很無奈。我覺得“一帶一路”的很多政策也不是中方一廂情愿的事,必須兩國政府互動來進行。
作者:周夫榮 來源:中國企業家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