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除“棄風棄光”頑癥須分輕重緩急

2017-05-10 11:04:17 太陽能發電網
  2017年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6年風電并網運行情況》,全年“棄風”電量497億千瓦時,超過三峽全年發電量的一半,全國平均“棄風”率達到17%,甘肅、新疆、吉林等地“棄風”率高達43%、38%和30%,今年一季度全國“棄風”電量135億千瓦時,全國平均“棄風”率16%,業內震驚,業外驚詫。其實嚴重“

  解決“棄風棄光”應分“輕重緩急”

  多年來,大量單位機構和專家都曾對解決“棄風棄光”提出了自己的措施建議,為能源主管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但是,很多建議往往對“未來怎么做”坐而論道,對“今天做什么”閉口不談,這也是各種措施建議未能有效執行的原因之一。根治“棄風棄光”頑疾,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應著眼未來,立足當下,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戰略和規劃,拿出具體實施路線圖。
  為解決“棄風棄光”問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多項任務和措施,包括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構建公平競爭的能源市場體系,優化能源開發布局,加強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實施需求側響應能力提升工程,推動能源生產供應集成優化,構建多能互補、供需協調的智慧能源系統等。當前,應進一步細化《規劃》實施方案,厘清解決“棄風棄光”的“輕重緩急”。
  (一)推進體制改革“重”任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新能源發電雖然壽命周期成本較高,但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在現貨市場中有明顯競爭優勢。要致力于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建立健全電力市場體系,制定公平有序的電力市場規則,啟動現貨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規劃》提出要完善調峰、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價格,激發其他常規電源參與調峰的積極性,打破省間壁壘,充分發揮跨省跨區聯網輸電通道的調峰作用。可喜的是,東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項改革試點工作已正式啟動,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向市場化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從目前試點情況看,燃煤機組主動參與調峰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效果相當不錯。
  (二)協調解決一批“急”務
  體制改革任務雖然重要,但預計至少需要3至5年才能形成完善的電力市場體系并充分發揮作用,在此之前,應馬上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優化調整新能源開發布局。《規劃》提出要穩步推進“三北”地區風電基地和光伏電站建設,控制開發節奏,要將“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暫停“棄風棄光“嚴重地區的集中式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將開發中心向中東南部地區轉移,優先發展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通過實施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系統、微電網示范項目等,促進新能源就地消納。
  二是加強系統調峰能力短板建設。《規劃》提出加強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減少冗余裝機和運行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當前應加快推進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試點和推廣工作,切實提升“三北”地區的系統調峰能力,尤其是冬季供暖期的調峰能力。抽水蓄能電站是優質的調峰電源,由于建設工期較長,應盡快開工一批抽水蓄能電站,爭取早日發揮作用。
  三是繼續推進“三公”調度,接受社會監督。“公開”是“三公”(公開、公平、公正)調度的前提,堅持調度公開才能確保風力和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優先上網,才能倒逼相關電力企業充分發揮自身調峰能力,才能做到科學研究、有的放矢。建議由能源主管部門協調,要求省級電網公司公開逐小時負荷、各類電源實際出力、主要聯網通道輸電功率、新能源樣板機組總出力等,這些數據是社會監督和政府決策的基礎,很多國家早已公開此類數據,并不涉及國家和商業秘密。
  (三)其他舉措不可“輕”視
  一是綠證和配額制。這兩者組合能夠促進新能源的發展,應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在采取綠證制度替代一部分財政補貼的同時,應鼓勵綠證用戶負荷與新能源出力配合調節,確保用戶所使用電量主要為新能源電量。配額制是一種行政考核制度,應在對各地方政府或相關企業提出新能源配額目標的同時,對“棄風棄光”率提出控制要求,避免偏重新能源開發,而輕視消納問題。
  二是電能替代。實施電能替代對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應從能源系統整體優化的角度,深入論證不同電能替代方式的技術方案合理性和經濟性,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戰略方針,力求精準化解“棄風棄光“電量,避免一味增大用電負荷,反而增加煤電發電量。
  (四)新建大通道宜“緩”行
  建設大規模跨區輸電通道將“三北”地區新能源送至中東部地區,固然有利于緩解“三北”地區“棄風棄光“問題,但需注意的是,“十三五”期間中東部地區也存在電力富裕情況,新建大規模輸電通道的利用率未必太高,若再需送端配套新建燃煤機組,“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這對能源結構優化的貢獻是負效應,近期并不可取。
  結束語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棄風棄光“損失固然令人心痛,但不破不立,這也倒逼我們對國內電力體制進行深入思考,希望由此能夠推動電力市場改革前進一大步,也可聊以慰藉,但愿新能源發展能早日走出“棄風棄光”的陰霾。
  (作者均供職于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數說“棄風棄光”:
  497億千瓦時
  2016年全年“棄風”電量497億千瓦時,超過三峽全年發電量的一半。
  135億千瓦時
  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棄風”電量135億千瓦時。
  800億元
  7年間,全國累計“棄風”電量達到1500億千瓦時,直接經濟損失800億元以上。
  70億千瓦時
  2016年僅西北地區“棄光”電量就達70億千瓦時,平均“棄光”率近20%,新疆、甘肅“棄光”率高達32%、30%。
  27億千瓦時
  2017年一季度“棄光”電量27億千瓦時,全國平均“棄光”率達到13%。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作者:徐小東 陳錚 徐英新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