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2030~2040年全球能源發(fā)展趨勢展望

2017-05-08 10:23:44 太陽能發(fā)電網(wǎng)
全球能源形勢的中長期預測是全面把握未來能源消費發(fā)展趨勢、制定能源戰(zhàn)略的基礎和前提,預測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能源規(guī)劃和能源政策的成敗。目前全球有多家機構定期發(fā)布全球能源展望報告,其中比較權威和有代表性的是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信息署和BP公司。本報告對國際主要能源機構近兩年發(fā)布的預測結果進行了詳細梳理,重點分析了各機構對2030~2040年全球能源趨勢的預測,供參考。
   (二)能源供應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
  根據(jù)BP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增速分別為1.4%、2.0%、1.1%和1.0%,顯著低于之前10年2.7%的年均增速。隨著頁巖油、頁巖氣等非常規(guī)油氣的興起,能源供應日趨多極化、多元化。在供應層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頁巖氣革命。受到頁巖氣革命影響,美國、加拿大、巴西和委內(nèi)瑞拉等美洲國家豐富的油氣資源得以開發(fā)利用。隨著非常規(guī)油氣的開發(fā)日趨成熟和壯大,美洲地區(qū)有望成為“第二個中東”。
  根據(jù)EIA的測算,2015年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jīng)下降到了24.0%,而在2005年,美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還高達60.3%,美國很有可能在2020年以后成為石油的凈出口國,而據(jù)BP的保守預測,美國也將在2030年成為石油的凈出口國。另外,據(jù)IEA預測數(shù)據(jù),到2030年加拿大的石油產(chǎn)量將達到30~60百萬桶/日,依托油砂等非常規(guī)油氣和大面積陸上及海域的常規(guī)油氣,加拿大可能成為新的能源超級大國。
  而可再生能源作為一種更加清潔的能源,在能源供應多元化發(fā)展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發(fā)電領域。IEA的預測較為樂觀,認為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包括水電)占全球發(fā)電量增長的一半,它在全球發(fā)電總量中的占比將增加至31%,成為電力行業(yè)最主要的燃料。綜上所述,能源供應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是大勢所趨。
  (三)碳排放量增速放緩
  2015年12月巴黎氣候大會,196個國家一致同意限制全球變暖,《巴黎協(xié)定》提出控制全球平均氣溫升幅在2℃之內(nèi),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控制在400億噸,2080年左右實現(xiàn)凈零排放,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1.5℃之內(nèi),2060年左右實現(xiàn)凈零排放。
  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于2016年6月13日發(fā)布的《2016年新能源展望》總結稱,盡管全球已開始轉向可再生能源,電力行業(yè)的碳排放量在未來11年仍不會達到峰值。
  BP預計,2035年前,碳排放量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盡管碳排放的增速將從過去10年的2.5%降至最后的0.7%,但也明顯高于科學家建議的增長軌跡,如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將比IEA的450情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限定在450ppm二氧化碳當量)高出180億噸。
  埃克森美孚公司2016版《2040年能源展望》報告提出,到2040年,得益于能源效率的大幅提高和低碳燃料的使用,與能源相關的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會減半。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頂峰而后會開始下降。隨著中國使用低碳燃料,碳排放也將逐步達到峰值。
  綜上所述,各機構對碳排放的預測量均有不同,但大體趨勢基本相同,到2030年左右全球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會達到峰值。
  (四)未來能源消費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
  BP預計,到2035年,盡管化石燃料總體比重將從2013年的86%降至81%,但顯然,大部分的全球能源需求將繼續(xù)依賴化石燃料。然而,能源結構將向更低碳的燃料傾斜:未來20年,約三分之一的新增能源需求由天然氣滿足,三分之一由石油和煤炭共同滿足,三分之一由非化石燃料滿足。
  與BP的預測不同,IEA假設了三種不同的情景對未來的能源結構進行了預測。這三種情景的差別在于: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各國將采取何種強度的行動。若維持當前氣候政策不變,到203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基本沒有發(fā)生變化,石油降低的比重被核能及可再生能源所取代;若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逐步改進氣候政策,對2035年能源結構的預測與BP基本一致;若各國執(zhí)行最嚴格的氣候政策(IEA的450情景),煤炭的比重將跌至15%,同時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大幅上升到26%左右(如圖3所示)。
  

圖3 2015年和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

  總的來說,盡管不同機構的預測存在一定的差別,但只要各國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未來能源結構變化的趨勢大體相同,化石燃料仍將在能源構成中居主導地位。
  (五)能源貿(mào)易中心向非經(jīng)合組織國家轉移
  在能源貿(mào)易方面,各大機構均發(fā)出自己的預測,認為到2040年非OECD國家全球能源需求將出現(xiàn)顯著增長。
  據(jù)BP預測,到2035年亞洲占區(qū)域間凈進口的比重接近80%,并且超過40%的一次能源需求將依賴于進口,基本貢獻了全部新增能源貿(mào)易量。據(jù)中國能源研究會預測,203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8%左右。
  IEA《世界能源展望2015》采用情景分析法展望2040年全球能源行業(yè)發(fā)展。在中心情景中,2040年全球能源消費增長三分之一,增量全部來自非OECD國家,如印度、中國、非洲、中東和東南亞;而OECD國家能源消費下降,如歐盟較2007年峰值下降15%,日本下降12%,美國下降3%。在全球能源結構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將從現(xiàn)在的19%提高到25%,而化石能源中僅天然氣份額增加。
  EIA《國際能源展望2016》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非OECD亞洲國家貢獻了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總量的55%。IEA《世界能源展望2015》預測,到2040年時,全球電力占能源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中非OECD國家占新增電力需求的八分之七。埃克森美孚公司2016版《2040年能源展望》認為,2014~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25%。預計非OECD國家能源需求將增長45%,OECD國家仍將低迷。
 

作者:邱麗靜 來源:新浪智庫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fā)電網(wǎng)|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