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龍光伏組件“登上”了以色列國會大樓;晶龍建設兩個世界最先進的海外工廠;在“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中,晶龍共承接30余個國家的光伏項目供貨,晶龍光伏正在閃耀全球; …… 這都是晶龍集團“走出去”過程中發生的新鮮事兒。晶龍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靳保芳晶澳敦煌10萬千瓦太
保持領跑者地位
獲中國光伏首批“領跑者”示范項目近50%組件份額,晶龍的光伏產品已占領國內市場10%的份額
在晶龍集團旗下的邢臺晶澳智能制造車間,只見無人控制的機械手,一抓一扭精準地通過焊接銅錫帶將電池片高速焊接成電池串;多維度排版機全部自動化完成進料、抓取、定位、擺放;全自動裝框一體機一氣呵成似的將進料、打膠、移載、裝框動作全部自動化完成。依靠這一智慧工廠和競爭優勢,成功使晶龍的光伏產品占領了國內市場10%的份額。
靳保芳表示,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光伏行業已經全面進入了拼質量、拼效率的時代,只有追求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與更低的度電成本才是光伏技術的未來。正如國家“領跑者”計劃的實施就是通過技術指標促進技術創新,從光伏產品、制造、應用、標準及測試等諸方面實現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從而引領中國光伏產業走向技術創新及高品質制造的健康發展之路。
2015年6月,國家能源局實施“領跑者”計劃,要求“領跑者”先進技術產品應達到以下指標: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分別達到16.5%和17%以上。對于“領跑者”計劃的推動,晶龍積極參與其中。
當年的山西大同首批950兆瓦“領跑者”項目中,晶龍中標組件數量達到422兆瓦,獲中國光伏首批“領跑者”示范項目近50%組件份額,被稱為“單晶帝”。截至2016年,晶澳有五款組件100%符合并超過了國家光伏組件“領跑者”技術和品質要求,并獲得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領跑者”認證證書。如今,晶澳量產的單晶高效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1%以上,多晶硅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9%以上,與之對應的高效單晶組件和高效多晶組件,也是市場上同類產品中最高功率的組件。
晶龍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追求技術創新、提高轉換率和成本的結果。眾所周知,太陽能能量密度低,收集成本高,所以這一特點決定了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提高組件轉換效率。組件轉換效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光伏發電成本就能降低6%左右。正因為如此,光伏制造技術發展的核心就是提高光電轉換效率。而晶龍多年來致力于提供卓越的高轉換效率、高發電效率和高可靠性的光伏組件,使客戶在光伏項目上的效益最大化。靳保芳認為,隨著光伏“領跑者”計劃的持續推進,光伏企業只有不斷突破原有技術,追求高轉化率、高品質的光伏組件產品才能獲得市場認可。
好事連連,晶龍晶澳公司在河北、寧夏等地區均建設了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電站。
近期,晶澳在國家級貧困縣河北康保投資3億元建設光伏生產基地。
不久前,在河北臨城建設1.2萬千瓦扶貧項目,去年3月份并網發電,1200戶貧困戶通過光伏受益,成為地面集中式扶貧電站的代表項目。
日前,晶澳投資1.6億元在鹽池縣四個移民新農村的光伏扶貧項目已經全部完成,總裝機容量16兆瓦,惠及貧困農戶2451戶。項目區每個農戶每年可從中獲利3000元,可持續20年;晶澳在鹽池縣啟動了光伏發電產業園的建設,并結合鹽池縣當地優質的農牧業資源,探索出具有晶澳特色的新能源生態農業模式。寧夏的光伏扶貧項目領先全國,是晶澳的光伏扶貧標桿性項目。
日前,晶澳巴林右旗100MW(一期10MW)光伏電站啟用試運行工作。赤峰晶澳巴林右旗100MW(一期10MW)光伏電站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蘇木草原水庫以北,是該旗第一個開工建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對于實現內蒙古東部地區清潔能源基地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秉承著“開發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企業宗旨,晶龍集團在靳保芳的帶領下,跨越萬水千山,筑夢未來,精心打造“百年老店”!
作者: 來源:河北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