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華爾街當初是如何扼殺美國的太陽能產業的?

2017-04-19 16:03:30 太陽能發電網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近日就美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采訪了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研究員馬克斯·杰內克,詳解了華爾街曾經是如何扼殺美國的太陽能產業的,并指出這有可能會再一次發生。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美國的太陽能行業規模為什么會那么小呢?  表面上該行業似乎并不小。全球太陽能行業規模達到650億美元
 
  問:那太陽能行業的情況和微芯片早期的制造和發展有什么可比性呢?
  答:二者之間存在很多的差異。首先,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你有“民兵”導彈計劃和太空計劃——有很多的資金參與其中。政府投入了更多的錢進去。
  1970年代,政府確實曾嘗試參照他們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對半導體行業所做的來制定發展計劃。但該項目并沒有很多的資金支持。其次,它并不是由國防部來負責。美國能源部1977年才創立,共和黨人一開始就想要將其瓦解。該部門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
  該項目也有著不同的目標。微芯片項目的目標是提升質量,無關價格。而聯邦太陽能項目的目標則是降低成本。他們并沒有質量方面的目標,他們有的是成本方面的目標。那意味著如果你降低制造成本,你也會削減太陽能公司的利潤空間——這是該項目行不通的部分原因。到里根總統上臺時,他廢除了該項目。
  在微芯片行業,不同規模的不同公司之間也有很多的細分。該市場的最頂端有AT&T,中間有幾家公司,底下有小型的初創公司。它們相互之間并非直接競爭——它們有不同的定位。政府也實施嚴厲的反壟斷政策來防止小公司跟大公司競爭。所以說,微芯片行業有著全然不同的生態系統。

  問:說回1980年代。在卡特卸任里根上臺之時,很多的太陽光電公司為大型企業集團所有。之后發生什么了呢?
  答:1982年左右,美國更改了企業交易方面的法規。新法規允許垃圾債券交易、惡意并購和股票回購。美國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放松了對金融體系的控制,不過到1980年代該體系才得到真正的解放。在那之后,美國出現了大型的企業并購浪潮。公司蓄意收購者紛紛攻擊其它的公司,這對太陽能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通用電氣當初有太陽能部門,且有擴張計劃。但新任CEO杰克·韋爾奇(Jack Welch)上任的時候,他指出,通用電氣將只會涉足它排在行業前二位置的業務領域。他說道:“我們將會清理掉其它所有的業務,然后我們將會攻擊其它的公司,嘗試將它們收購過來。”
  因此,通用電氣關閉了自己的太陽能部門,然后攻擊當時也有太陽能部門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RCA在技術開發上是最具創新性的公司之一。他們開發了薄膜太陽能電池,但他們無法將其商業化。最終是日本人將該技術商業化。
  與此同時,有很多的公司蓄意收購者攻擊石油公司,比如托馬斯·布恩·皮肯斯(Thomas Boone Pickens)和卡爾·伊坎(Carl Icahn)。那些石油公司不得不剝離不相關的業務,它們必須要花大量的資金來回購股票,以增加持股比例,防止遭到企業狙擊手的襲擊。

  問:你列舉了六七家不得不剝離太陽能部門的石油公司,其中包括埃克森和BP。那些企業變動是否也導致管理哲學的變化呢?
  答:主要的差異在于,1970年之前,美國是經理人時代,即企業由經理人掌控。企業股東不會向他們施加帶來短期回報的壓力,經理人可以按照他們的意愿進行長期性的業務投資。在經理人時代之后,美國企業進入了金融化時代,又或者說股東價值最大化的時代。經理人時代的結束對于太陽能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利。

  問:你是怎么拼湊起早期可再生能源的這段商業歷史的呢?
  答:我的畢業論文就是有關美國和日本的太陽能行業的歷史比較研究。我想要解釋為什么日本太陽能行業最終會變得比美國的大得多,盡管  美國是該項技術的起源地,且是該行業早期發展階段的領跑者。
  我最初開始研究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覺得政府政策是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我想要研究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產業政策差異。因為我知道,在那個時代,日本以擁有良好的產業政策而著稱。他們既能夠優勝劣汰,也能夠戰略性地完成產業升級。我覺得太陽能行業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但我后來發現——盡管政府政策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日本企業和美國企業在組織結構和控制人上的差異。在日本,企業由大銀行和經理人掌控,而不是受金融市場控制。1980年代,美國允許惡意收購、杠桿收購和各種新式債務融資工具之時,日本并沒有出現這些情況。在日本,盡管日本企業在房地產形成巨大泡沫時出現一定的金融化,但這對于日本企業的影響并沒有其對美國企業的影響那么大。兩國企業的主要差異在于組織結構,而非國家政策。
 


作者: 來源: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