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億收入,15.47億凈利。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012.SH)于上周末公布的2016年財報,揭開了新能源企業財報季大幕。兩列數字也側面印證了2016年國內新能源公司業績飆升的事實。
最初,全球的光伏行業依靠了大量國家補貼、各種激勵政策逐步被“價值發現”,如果有一天所有成本已近極致、光伏補貼也隨之取消,那么企業的“研發”優勢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產品也會受到市場的真正追捧。因此公司一直就極為注重研發,對單晶硅、單晶電池及組件及相關課題,分別展開了深入研究。
去年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為5.63億元,占主營收入4.88%。新增研發項目104項,結題47項,重要的研究成果已導入生產,研發投入保持行業領先。目前,該公司已形成西安硅材料研發中心、泰州電池研究中心、組件設計中心等三大中心,并在現有的硅片、電池及組件生產的全工藝流程生產線基礎上引入最新研發裝備,也提高了研發項目計劃執行效率。隆基股份推出的低衰高效單晶組件,解決了困擾行業多年的光伏電池初始衰減問題,而樂葉的60片P型PERC單晶156*156mm電池組件,組件最高功率達到316.6W,也處于行業領先。截至去年報告期末,公司的非硅成同比降低33.98%,拉晶和切片成本快速下降。
其次,擴大單晶組件產能。
收購樂葉之前,隆基股份的硅片有70%~80%對外出口,國內銷售并不多。即使一部分硅片供應中國客戶,但用量一直很少!斑@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問題。”李文學表示,作為只做單晶的隆基股份而言,自己的硅片繼續擴張時,競爭對手的多晶硅片也會逐步擴產,可想而知多晶電池和組件也會增加產銷量,其結果便是單晶硅片有可能出現滯銷。因此,在隆基股份制定了向下游延伸市場的這一戰略之后,決定上馬更多電池及組件產能,上下游聯動從而更快搶占一線銷售市場。這樣一來,才可能在整條產業鏈上獲得主動權,拿到更多籌碼并參與全市場競爭。收購樂葉光伏之后,隆基股份很快注入約2億元資金,對當時的生產線做了全面改造,讓光伏組件產能擴大3倍,并使電池片的轉化率提高1%以上。隨后,隆基股份又繼續投資16億元,在浙江衢州建立了光伏組件及電池片全球生產基地。
2016年,單晶電池組件出貨2340.8MW(其中對外銷售1847.45MW,自用281.32MW),產銷率97.68%,單晶電池對外銷售212.03MW。
第三,降低組件售價。
當研發和產能都到位之后,樂葉光伏也有著自己的戰略方向,其中之一是把價格調至合理位置,讓市場易于接受。2014年時,多晶組件的報價為4.1元/瓦,單晶的報價為4.8元/瓦。和單晶相比,多晶產品建電站的成本是8元/瓦,要比前者低出0.5元。因此樂葉光伏很快把價格拉至低點,而過去多年的技術研發能力、已有足夠產能支撐的上游硅片等兩大要素也使樂葉光伏有底氣降價。
“我們在2015年和2016年部分時間段時,就是讓單晶組件只比多晶組件貴1毛錢。從初期投資來看,單晶組件的價格略貴,但它可以減少土地支出和安裝成本。而單晶特有的更高轉換效率、長期多放電也讓市場接受度獲得了提升!崩钗膶W說道,2014年,單晶組件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為5%,2015年、2016年達15%和27%,單晶組件2年時間內初戰告捷。
事實上,多晶和單晶兩大陣營彼此雖有競爭,但目前更多的多晶企業也在不斷投入單晶電池及組件的生產線,可見單晶的認可度在上揚。協鑫集團、晶科、晶澳太陽能等公司就正在進行單多晶“兩條腿”走路,鞏固并增加自己的組件市場份額。
不可否認,目前單晶組件的報價已不再僅僅比多晶組件貴一毛錢了,在去年“630”政策(光伏電價向下調整)執行之后,市場需求由盛轉衰,一些多晶組件生產商為了清理大量庫存而把價格拉低。單晶組件價雖也做了下調,但包括樂葉光伏在內的部分公司并沒有與多晶產品實現同幅度調整,“我們認為,企業確實需要增加新的訂單,提高銷售額,但也不能過度參與價格戰,還是要維持利潤。憑借組件的品質來讓市場買單,更能體現自身價值!崩钗膶W表示。
行業普遍下調組件售價的現象今年還將上演,對隆基股份和樂葉光伏來說,如何確定下一步市場策略,就更考驗決策者的智慧與預見性了。
作者:王佑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