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新常態下我國電力消費形勢及發展問題研究

2017-02-05 10:17:35 太陽能發電網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電力發展的新常態特征也十分明顯。那么,如何正確認識我國電力發展的新常態特征以及存在的問題,對于我們更加合理地制定電力發展規劃、能源產業政策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電力需求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新常態下我國電力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受經濟增長放緩影響,電力需求增速放緩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明顯回落,GDP增速由2012年的7.7%下降到2015年的6.9%,這是1991年以來24年中經濟增速的最低點。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很難通過短期刺激來實現經濟快速反彈,“經濟發展新常態”預計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大背景下,電力發展同樣將呈現出從未經歷的需求增速下降的明顯特征。2015年我國工業及其重工業電力消費增速、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等大幅下滑,創近年來新低,表明我國電力消費減速換擋,供需已經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電力消費的現實反映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高耗能的傳統工業需求下降明顯,而用能潛力較大的新興消費增長點尚未形成。

  (二)可再生能源消納面臨巨大壓力

  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主要集中在西部低負荷地區,在現有電力電網規劃、建設和運行方式下,難以滿足可再生能源電力快速發展的步伐,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面臨的并網消納問題日益嚴重。在水電方面,雖然目前還沒有2015年棄水的總數據,但2014年僅云南、四川兩省總棄水電量已超過200億千瓦時,預估2015年全國棄水量將超過400億千瓦時。在風電方面,2015年全國棄風電量33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13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同比增加7個百分點,其中棄風較重的地區是內蒙古(棄風率18%)、甘肅(棄風率39%)、新疆(棄風率32%)、吉林(棄風率32%)。在光伏發電方面,西北部分地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棄光現象,甘肅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061小時,棄光率達31%;新疆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042小時,棄光率達26%。

  (三)發電設備利用率下降,電力產能過剩擴大

  2012-2015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嚴重超前增長,增速大幅高于發電量增速,致使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不斷下降。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由2012年的4572小時下降到2015年的3969小時,降低了603小時。其中,2015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同比降低349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3621小時,同比降低48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329小時,同比降低410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7350小時,同比下降437小時;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728小時,同比下降172小時。

  (四)電力發展的環境保護和低碳減排約束加劇

  目前,中國的大氣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形勢十分嚴峻,霧霾已成為影響大眾身心健康和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指出,我國計劃2030年左右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這些都是硬目標、硬要求、硬任務,要求煤電發展在保證電力供應與環保低碳發展并重,以適應經濟社會綠色轉型。雖然我國煤電行業SO2和煙塵排放量有所下降,但NOx排放引起的酸雨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高濃度細顆粒物污染日益嚴重,導致中東部區域屢屢發生重污染霧霾天氣。

  (五)電力市場化程度低、監管和法律建設弱

  由于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仍沒完成,大量自備電廠不承擔電力調峰責任,電力調峰等輔助服務機制不健全。盡管《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優先調度和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但可再生能源優先調度受到原有電力運行機制和剛性價格機制的限制,難以落實節能優先調度等行政性規定。其次,目前我國電網企業既擁有獨家買賣電的特權,又通過下屬的電力調度機構行使直接組織和協調電力系統運行,擁有電網所有權和經營、輸電權,具有壟斷性,不利于市場主體自由公平交易。
 

作者:尹偉華 來源:國家信息中心 責任編輯:dongyiqia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