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需求預測水平是“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的重要基礎。為更好地支撐“十三五”電力規劃的編制,我中心與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合作,結合“十三五”新常態下經濟轉型發展、用電增長驅動力轉換、相關國家及地區相似發展階段的歷史用電特征分析,對電力需求發展水平進行了深入預測研究。
(三)分行業用電量法預測
目前,鋼鐵行業整體產能過剩,預計“十三五”期間將是該行業消化過剩產能、整合優質產能的階段,行業需求將逐步放緩。從國內經濟形勢和下游產業鏈對有色金屬的需求情況來看,預測未來有色金屬消費量增長幅度將略有下滑。
目前,建材行業仍存在區域性產能過剩,預測“十三五”期間將是該行業整合升級的重要時期,用電總體可實現微增長。化工行業整體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十三五”期間產能及產量仍將繼續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行業用電量仍將維持較快增長。綜合上述分析預測,“十三五”期間高耗能行業用電量總體可實現微增長,“十三五”用電增速在0.5%-1.8%之間。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以高端制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將快速發展,帶動非高耗能的第二產業用電快速增長。
綜合考慮固定資產投資和科技創新的共同影響,預測“十三五”期間非高耗能二產用電年均增速在3.5%~5.5%之間。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在未來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預測“十三五”期間三產用電年均增速在8.2%-9.2%之間。隨著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家用電器大范圍普及,未來在新型城鎮化的驅動下,我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將大幅提高。預測“十三五”期間居民生活用電年均增速在7.3%-8.3%之間。
綜合各主要行業用電預測結果,預計全國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在6.8萬-7.4萬億千瓦時之間,“十三五”年均增速在3.8%-5.3%之間。
隨著新舊用電驅動力的轉換
“十三五”我國用電需求將維持中速剛性增長
經濟新常態下,以高端制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新型城鎮化驅動下的居民生活用電成為驅動用電增長的新動能。我國現階段已基本完成重化工業化,正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未來我國用電難以再出現類似“十五”“十一五”時期的兩位數高速增長。目前我國人均用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用電量還會有一定增長。參考相關國家及地區相似發展階段的歷史用電情況,“十三五”期間我國用電需求仍將維持中速增長。
綜合采用電力彈性系數法、人均用電量法、分行業用電量法和數量經濟模型預測法等多種方法進行預測分析,充分考慮我國歷史用電結構特點及各省(區、市)的經濟發展差異,為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電力電量需求,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按照6.8萬-7.2萬億千瓦時考慮是合適的,“十三五”年均增速為3.6-4.8%。
考慮到夏季高溫負荷增長等不確定性因素,按照電力發展適度超前的原則,在上述預測結果基礎上,再考慮按2000億千瓦時預留電力儲備,以滿足經濟社會可能出現加速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
作者:謝秋野 杜忠明 王雪松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