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并回答記者提問。
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 促進先進光伏技術和產品的應用
二是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體現了問題導向?稍偕茉唇涍^了這么多年的發展,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也日益突出。因此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品種的可再生能源的各自發展階段以及面臨的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水電除了繼續以西南地區主要河流為重點,積極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以及合理優化中小流域開發以外,為了滿足電力系統調峰填谷的需要和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提出了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快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笆濉逼陂g,中國新開工抽水蓄能電站大概6000萬千瓦,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屆時局部地區電網調節功能將大大改善,會進一步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
風電方面體現了布局的優化和消納的要求,風電項目進一步向具備消納條件的地區轉移,同時針對部分地區棄風限電情況比較嚴重的情況提出了解決風電消納問題的明確要求。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重心主要體現在加強分布式利用和推動技術進步方面,特別是積極鼓勵在工商業基礎好的城市推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對于西部地區的大型光伏電站項目明確要求在解決棄光問題的基礎上有序建設。同時要開展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嘗試,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促進先進光伏技術和產品的應用。
生物質能“十三五”期間要堅持分布式開發,大力推動形成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轉化,就地消費的分布式利用格局,大力推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示范和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
規劃明確提出要在開展資源勘查的基礎上加強地熱能開發利用。加強地熱能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進行銜接,電熱供暖納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在土地、用電、財稅價格等方面給予扶持,全面促進地熱能的合理有效利用。
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供熱
三是力求創新管理和應用機制。當前,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新增電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融入能源系統過程中,必須要解決可再生能源所面臨的體制機制等方方面面的制約,同時挖掘可再生能源在實際應用中的潛力。為此,《規劃》提出了幾項重要的制度創新和集成應用創新示范。
第一,創新機制。一是要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導向的管理體系,主要是明確各級政府及主要能源企業在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責任,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指標為導向的能源發展指標考核體系。二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貫徹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在完成最低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基礎上,鼓勵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競爭。三是建立可再生能源綠色證書交易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補償新能源發電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可再生能源對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需求。
第二,堅持示范引領。要結合各項改革措施積極開展示范,一是開展可再生能源供熱應用示范,加快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及清潔電力供熱等。二是開展區域能源轉型示范,促進新能源技術集成、應用方式和體制機制等多層面的創新,建設一批能源轉型示范省、能源轉型示范城市、農村能源轉型示范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等。三是開展新能源微電網應用示范,探索電力能源服務的新型商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等。此外,《規劃》還提出了海洋能、儲能等新技術應用示范等任務。為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替代化石能源消費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供熱。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大力推動北方地區的清潔能源供暖,可再生能源熱利用是清潔供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劃提出按照優先利用、經濟高效、多重互補、綜合集成的原則開展規;瘧每稍偕茉垂崾痉叮涌焱苿犹柲芾、生物質利用等,初步預計到2020年各類可再生能源供熱和民用燃料總計1.5億噸標準煤。
到2020年努力實現風電、光伏平價上網的目標
四是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經濟性和競爭力。近幾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明顯,成本下降幅度很大,但從全球范圍看,短期內可再生能源還無法做到完全不需要補貼。不過,近期也有一些國家的風電、光伏發電招標項目價格,已經低于當地的化石能源發電價格,顯示出了一定的市場競爭性,特別是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項目,與銷售電價已經比較接近。中國今年開展的“光伏領跑者”示范項目招標價格也大大低于預期,表明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潛力巨大。因此,《規劃》提出“到2020年,風電項目電價可與當地燃煤發電同平臺競爭,光伏項目電價可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樣的目標,也是向行業傳遞出這樣的一個信號,就是一定要進一步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加快成本下降步伐,盡早使行業擺脫對政策補貼的依賴。從目前行業內一些先進企業的反映來看,預計到2020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夠有效地解決消納問題,風電、光伏平價上網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作者: 來源:國家能源局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