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國家發改委關于印發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附全文)

2016-12-18 10:28:53 太陽能發電網
為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加快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我們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現印發你們,請按照執行。
 
  (三)推動太陽能多元化利用

  按照 “技術進步、成本降低、擴大市場、完善體系 ”的原則,促進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及成本降低,推動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化發展,繼續推進太陽能熱利用在城鄉應用。到2020年底,全國太陽能發電并網裝機確保實現1.1億千瓦以上。
 
  1、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繼續支持在已建成且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用電集中區域規;茝V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積極鼓勵在電力負荷大、工商業基礎好的中東部城市和工業區周邊,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結合土地綜合利用,依托農業種植、漁業養殖、林業栽培等,因地制宜創新各類 “光伏 +”綜合利用商業模式,促進光伏與其他產業有機融合;創新光伏的分布利用模式,在中東部等有條件的地區,開展 “人人1千瓦光伏 ”示范工程,建設光伏小鎮和光伏新村。

  2、有序推進大型光伏電站建設。在資源條件好、具備接入電網條件、消納能力強的中西部地區,在有效解決已有棄光問題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積極支持在中東部地區,結合環境治理和土地再利用要求,實施光伏 “領跑者”計劃,促進先進光伏技術和產品應用,加快市場優勝劣汰和光伏上網電價快速下降。在水電資源豐富的地區,利用水電調節能力開展水光互補或聯合外送示范。

  3、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積極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產業進程。太陽能熱發電先期發展以示范為主,通過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促進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帶動設備國產化,逐步培育形成產業集成能力。按照先示范后推廣的發展原則,及時總結示范項目建設經驗,擴大熱發電項目市場規模,推動西部資源條件好、具備消納條件、生態條件允許地區的太陽能熱發電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太陽能熱發電的調峰作用,實現與風電、光伏的互補運行。嘗試煤電耦合太陽能熱發電示范的運行機制。提高太陽能熱發電設備技術水平和系統設計能力,提升系統集成能力和產業配套能力,形成我國自主化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和產業體系。到2020年,力爭建成太陽能熱發電項目500萬千瓦。
 
  4、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利用的多元化發展。持續擴大太陽能熱利用在城鄉的普及應用,積極推進太陽能供暖、制冷技術發展,實現太陽能熱水、采暖、制冷系統的規模化利用,促進太陽能與其他能源的互補應用。繼續在城鎮民用建筑以及廣大農村地區普及太陽能熱水系統,到2020年,太陽能熱水系統累計安裝面積達到4.5億平方米。加快太陽能供暖、制冷系統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擴大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在工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規模。到2020年,太陽能熱利用集熱面積達到8億平方米。 

  5、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程。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分布廣的特點,重點在前期開展試點的、光照條件好的建檔立卡貧困村,以資產收益扶貧和整村推進的方式,建設戶用光伏發電系統或村級大型光伏電站,保障280萬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戶(包括殘疾人)每年每戶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條件好的貧困地區可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因地制宜推進光伏扶貧工程。

  (四)加快發展生物質能

  按照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綜合利用、提高效率的思路,建立健全資源收集、加工轉化、就近利用的分布式生產消費體系,加快生物天然氣、生物質能供熱等非電利用的產業化發展步伐,提高生物質能利用效率和效益。 

  1、加快生物天然氣示范和產業化發展。選擇有機廢棄物資源豐富的種植養殖大縣,以縣為單位建立產業體系,開展生物天然氣示范縣建設,推進生物天然氣技術進步和工程建設現代化。建立原料收集保障和沼液沼渣有機肥利用體系,建立生物天然氣輸配體系,形成并入常規天然氣管網、車輛加氣、發電、鍋爐燃料等多元化消費模式。到2020年,生物天然氣年產量達到80億立方米,建設160個生物天然氣示范縣。 

  2、積極發展生物質能供熱。結合用熱需求對已投運生物質純發電項目進行供熱改造,提高生物質能利用效率,積極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為縣城及工業園區供熱,形成20個以上以生物質熱電聯產為主的縣城供熱區域。加快發展技術成熟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推動20蒸噸/小時(14MW)以上大型先進低排放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的應用,污染物排放達到天然氣鍋爐排放水平,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魯等地區工業供熱和民用采暖領域推廣應用,為工業生產和學校、醫院、賓館、寫字樓等公共設施和商業設施提供清潔可再生能源,形成一批生物質清潔供熱占優勢比重的供熱區域。到2020年,生物質成型燃料利用量達到3000萬噸。 

  3、穩步發展生物質發電。在做好選址和落實環保措施的前提下,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重點在具備資源條件的地級市及部分縣城,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到2020年,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裝機達到750萬千瓦。根據生物質資源條件,有序發展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和沼氣發電,到2020年,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裝機達到700萬千瓦,沼氣發電達到50萬千瓦。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總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900億千瓦時。 

  4、推進生物液體燃料產業化發展。穩步擴大燃料乙醇生產和消費。立足國內自有技術力量,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大力發展纖維乙醇。結合陳次和重金屬污染糧消納,控制總量發展糧食燃料乙醇。根據資源條件,適度發展木薯、甜高粱等燃料乙醇項目。對生物柴油項目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產品質量,滿足交通燃料品質需要。加快木質生物質、微藻等非糧原料多聯產生物液體燃料技術創新。推進生物質轉化合成高品位燃油和生物航空燃料產業化示范應用。到 2020年,生物液體燃料年利用量達到600萬噸以上。 

  5、完善促進生物質能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強廢棄物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制定生物天然氣、液體燃料優先利用的政策,建立無歧視無障礙并入管網機制,研究建立強制配額機制。完善支持生物質能發展的價格、財稅等優惠政策,研究出臺生物天然氣產品補貼政策,加快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步伐。
 

作者: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責任編輯:dongyiqia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