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全球電網互聯,實現世界能源互聯,是推進‘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和抓手,將有力促進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對此,外交部20國集團事務特使王小龍在9月26日舉行的全球能源互聯網高端論壇中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以創新能源觀為指引,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實現各國經濟包容聯動發展,這與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高度契合。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
就在全球能源互聯網高端論壇舉辦的同一天,9月26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在西安開幕。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何立峰在研討會上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啟動三年來正在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協議。
“一帶一路”建設啟動三年來,中國與各國攜手實施了一批合作項目,涉及互聯互通、制造業、金融等多個領域。就能源領域而言,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一帶一路”沿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全球電網互聯,實現世界能源互聯,是推進‘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和抓手,將有力促進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國家電網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現任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在全球能源互聯網高端論壇上表示。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先行產業,是沿線國家共贏之舉。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胡浩看來,全球能源互聯網是集能源傳輸、資源配置、市場交易、信息交互、智能服務于一體的“物聯網”,是共建共享、互聯互通、開放兼容的“巨系統”,是創造巨大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的發展平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建可以優化“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能源資源配置,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能源互聯效益正在逐漸顯現。以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合作為例,目前,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在推進中巴電力聯網工程,將中國新疆的電能送入巴基斯坦,解決當地嚴重缺電問題,同時帶動當地工業、旅游業等產業發展,促進兩國實現經濟、能源和貿易通道的多元化。
此外,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還積極與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國家開展電力能源合作,加快有關聯網工程的規劃、前期等工作,推進電網互聯互通。正如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曉林所言:“中國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重點加強與沿線國家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的互聯互通,推動跨境能源通道建設,在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
談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互聯互通的發展前景,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眼光更加長遠:“中國的西部,很可能是我國未來能源輸出的中心,因此我們要看到,中亞、南亞,乃至東歐、西歐都將會成為我們未來的重點合作對象,這是我們的一個機遇,也是“一帶一路”戰略所需要的、更大范圍內的合作。”
作者:許爭 劉早 來源:亮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