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張家口多路徑探索新能源消納

2016-09-26 10:52:46 太陽能發電網
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以及國家級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范特區成功落地等多重發展機遇,近年來張家口新能源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積極加大本地新能源消納

  如今的張家口正在加速由“新能源大市”向“新能源強市”轉型升級。但在飛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一系列問題。其中,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新能源開發常見的風電、光伏并網輸出難題。

  在業內專家看來,張家口是我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擔負著責無旁貸的責任。張家口不僅僅要成為可再生能源應用的示范區,還要成為能源高新技術創新的基地、電力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投融資模式創新的先導區。要在解決棄風、棄光、解決新能源消納方面探索出新的路子,為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探索經驗作表率。

  正因如此,在新能源消納上,張家口積極創新思路,提高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比例,探索出一條科學發展新路徑。

  該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張家口風電供暖試點工程正在全力推進,目前已完成近47萬平方米電供暖工程。其中,河北建筑工程學院40萬平方米供熱項目已開工建設。據悉,該項目位于學院朝陽校區,選用低谷風電蓄熱系統,電壓等級為10千伏,容量為4萬千瓦,同時采用太陽能和排水渠的污水源熱泵作為輔助熱源進行供熱,并對原燃煤供能系統進行改造,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燃煤,采用谷電蓄能方案,實現校園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并推動專業與學科建設。目前項目管網改造已經完成,熱網的末端改造也即將改造完成,污水渠已建成,處于試運行階段,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并網發電供暖。

  除了風電供暖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外,記者還了解到,該市還積極推進大數據、云計算項目采用新能源直購電方式,傾力打造“中國數壩”基地。據介紹,今年云計算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數據中心規模已達30萬臺服務器,消納電力累計約12億千瓦時。根據規劃,到2018年初,將建成國內領先的數據中心產業基地,屆時數據中心規模有望達到100萬臺服務器,消納電量將達到40億千瓦時左右。

  外送通道建設力度日漸加大

  除積極推行新能源多途徑本地消納外,加大投入電力外送通道也顯得尤為關鍵。

  “電力系統要保持發電、輸電、變電和用電瞬時平衡,但是負荷用電需求隨時波動,因此依靠發電側的調整成為保持系統實時平衡的基本手段。風電、光伏新能源出力波動性和間歇性是其固有特性,大規模并網將會對電網產生沖擊,給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帶來影響,而且隨著新能裝機占比越來越高,其影響也日益顯著。”在國網冀北電力調控中心主任施貴榮看來,隨著我國在新能源可預測、可調節、可控制技術領域取得系統性突破,這一影響新能源并網的難題已基本解決,在大規模接納新能源方面,具備比國外電網更好的技術能力。

  施貴榮向記者介紹,去年4月份冀北電力承擔的863計劃課題“間歇式能源發電多時空調度系統研究與開發”高質量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實現了集功率預測、調度計劃編制、發電功率自動控制、無功電壓調節于一體的新能源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實現了全網6300余臺風家口增加155萬千瓦風電外送能力。與此同時,“冀北電力始終堅持有限調度機制,以新能源為中心,科學安排運行方式,統籌安排火電和水電機組配合運行,充分挖掘電網能力,最大限度為新能源消納騰出合理空間。截至今年上半年,冀北電網新能源累計發電達到105.89億千瓦時,較2015年同期增長28.10億千瓦時,占統調發電量比例達到31.3%,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已經達到18.8%。”施貴榮介紹。電機組運行信息實時監視、80%以上的風電場實現了有功出力自動控制,風功率預測覆蓋全部70座風電場,預測精度達到90%以上。依托完備的新能源調度技術支撐體系,冀北電網風電最大出力達到597萬千瓦,風電瞬時出力占當時全網發電電力和負荷比例的最大值分別為59.9%、36.7%;單日發電量達到1.25億千瓦時,風電日發電量占全網發電量和用電量比例的最大值分別為61.7%、33.8%,相關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作者:張棟鈞 梁立新 來源:中國電力報-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dongyiqia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