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堅持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落實節能優先戰略。為切實推進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抓住當前全國及各省都在開展“十三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制定的時機,確保各省的能源發展指標與國家總量指標的對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進4省區市探索綠色低碳發展路徑
我國目前仍有云南、貴州、甘肅和西藏4省份的收入水平較低。為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未來國家將重點扶持這些省份?紤]到這些省份的可再生能源資源非常豐富,未來可重點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使之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實現經濟綠色增長。
綜合來看,由于各省所處于的發展階段不同、資源條件不同、發展路線不同,“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和能源需求的區域結構將進一步調整,這既增加了國家能源需求預測的不確定性,也為我國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提供了足夠的政策空間。
二、各省能源需求總量預測結果
綜合對“十三五”各省經濟走勢的判斷、資源稟賦情況,產業發展階段以及政策的考慮,我們利用所開發的分省能源需求預測模型系統,根據各省分行業經濟走勢,預測分行業分品種的能源需求,并自下而上加總得到各省“十三五”時期分品種的能源需求量和能源需求總量。結果如下:
(1)2020年各省能源消費總量有望控制在51億噸標煤以內。將各省能源需求量預測結果加總,“十三五”的能源消耗增速在2.7%,明顯低于2001-2010年年均增長8.4%的增長速度,同時略高于2013-2015年2.0%的增速,表明“十三五”隨著經濟增長有所恢復,能源消費總量增速也有小幅回升。2020年各省能源消費總量預計在51億噸標煤以內,與全國能源需求總量基本一致,偏差不超過3%。
(2)各省能源消費增長態勢在經濟走勢和政策影響下繼續分化。京津冀、長三角、廣東省在“十三五”時期能源消費總量的平均增速分別為1.7%、1.9%和2.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是考慮到上述地區的省區市經濟較發達,除了河北省,均將發展成為高收入地區,經濟慣性放緩、產業轉移和優化調整都會使得能源消費增幅明顯放緩。另一方面,國家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上述地區的煤炭消費提出了嚴格的總量控制約束。其中,河北作為全國的鋼鐵生產大省,將加速轉型和淘汰過剩產能,未來能源需求將持續低速增長。
在國家大力支持東北振興的政策帶動下,預計東三省“十三五”時期能源消費總量平均增速為1.2%,較2013-2015年平均增速高了1.2個百分點,其中遼寧省作為發展龍頭,預計能源消費總量平均增速達到1.7%,支持遼寧省經濟穩步發展,人均GDP超過13000美元。
“十三五”時期在國家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政策推動下,長江中游省份以湖北為龍頭、上游省份以重慶為龍頭,形成兩個增長極,一方面依托較好的工業基礎、人力資源與能源資源優勢承接來自高收入省份的梯次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則加快科技創新,實現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提質升級,走低能耗、低排放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新路徑。預計整個長江經濟帶包括的11個省區市“十三五”時期的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9.2億噸標煤,年均增長3.1%,較2013-2015年平均增速2.8%增長了0.3個百分點;考慮到長三角地區的能源消費增速呈現逐漸放緩的態勢,其他8省市的能源消費增速預計為3.8%,2020年能源消費量達到12.3億噸標煤。
最后,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下,西北五。兾、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十三五”期間能源消費仍維持較快態勢,2020年達5.65億噸標煤,平均增速4.8%。
作者:李繼峰 來源:國家信息中心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