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


發電“寒冬”前夜

2016-08-12 09:11:22 太陽能發電網
火電負荷率大幅下降,水電、風電、核電、光伏等新能源瘋狂上馬,發電利用小時數急劇下滑。發電企業正在面臨新一輪的“寒冬”洗牌。
 
  「 “寒冬”將至? 」

  電力產能過剩是電力行業多年發展積累的結果,由多種因素共同形成,既有歷史因素,又有宏觀因素,也有體制機制方面的因素。

  從宏觀來講,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由原來的10%的高速降低到十三五的預計6.5%左右,加上高耗能產業不景氣,產業結構也在轉型升級,過去主要是以工業為主的用電大戶需求逐漸階梯式下滑,這客觀上也導致了我們電力需求的嚴重下滑,從8%下降到3%甚至更低。

  我國曾長期缺電,導致保障供給往往被放在了第一位,以至于后來一些企業的規模擴張,保障供給也成了很長一段時期時代的主旋律。

  “電力市場到目前為止來講,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電力市場殘酷競爭的洗禮,從來沒有過電力過剩,以至于我們對電力過剩這種殘酷的認識也是不足的。”陳宗法說,“從2008年到2011年,電力市場經歷了燃料市場的洗禮,卻也沒弄清楚電力消費的頂在哪兒,也根本不會考慮發展之后會帶來的問題,所以這么多年我們的電力發展的的確確形成了一些慣性。”

  當前,從體制機制上來講,我們是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特別是對能源和電力領域,國有企業很容易出現“投資的饑渴癥”。例如像國有資產的一些管理部門,自身提出了企業要“做大做強”的口號,設置了諸如“進不了前三就會容易被兼并重組”這樣的規定,而這種政策和考核導卻反而在客觀上間接刺激企業向做大做強的目標前進。

  以某些政府部門來講,不僅缺乏電力行業的統一規劃,更缺乏強有力的監管,與之相比,他們更熱衷于具體電力項目的審批。

  “當前火電已經核準加在建的項目共2億千瓦,也就是說即便是十三五時期不再上馬新的火電項目,也不會造成電力短缺。”景春梅坦言,“然而最近兩三年,由于經濟不景氣,以考核GDP為主的政績觀依然在某些地區盛行。電力雖然過剩,但是地方仍會考慮去上馬一些項目”。

  此外,由于近期煤炭價格下降的幅度較大,對于發電企業而言,經濟效益和盈利水平尚存一定盈利空間。

  對此,薛靜分析:“今年的煤電效益同比下降幅度較大,但仍有一些盈利的空間,雖然在去年的幅度上已經大大打了折扣,基本上是100%的下降幅度,到2016年年底前也一定是這樣一個結果。到明年的話,可能這個幅度就徹底沒了,這點利潤也會沒了,因為明年的電力市場空間會更小。”

  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全面鋪開,改革的主要壓力也主要集中在了發電企業身上,尤其是直供電比例放開過快,有的地區接近一半,甚至開始推行全電量競價,以至于造成企業惡意壓價,煤電最大降幅達到了一毛九。由于自2013年以來已經連續4此下調煤電機組上網電價,新能源電價下調趨勢也愈發明顯,企業盈利空間也受到了進一步壓縮。

  “從市場角度來說,電改不是將電價全部攤到發電企業身上,而是轉移到了競價過程當中。但發電企業確實在為我們的產業發展做出了一些犧牲,但只能這么辦,因為相比煤炭、鋼鐵等其他行業,電力的日子還是相對好過一些。”薛靜說,“供需關系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做主動適應。這是可以調節的,就是補短板,但這過去確實沒做過。”

  依然產能過剩的“十三五時期”,企業面臨人員轉型,市場轉型,技術轉型,利用方式轉型,社會轉型等多重轉型壓力。這是發電企業最復雜的時期,企業應主動適應市場新環境,積極探索新思路,積極投入到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中,而不是抱著舊有的觀念繼續固步自封,那樣只能被市場所淘汰。上述專家建議。

  “毫無疑問,發電企業已經到了新一輪過冬的時刻,必須要練好內功。而這次過冬與上一輪2009-2011年的過冬還不一樣,上一次是因為當時煤炭價格過高,是被動的政策性虧損,發電企業難以承受,只能硬頂、硬挺。然而,這一次,我們則需要主動適應經濟轉型過渡期的冬天,然后,迎接下一個春天。”薛靜說。


作者:余娜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dongyiqiang

太陽能發電網|nj-bjj.com 版權所有